王宁教授讲座: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发展进程中的“消费悖论”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 2019-12-21

20191218日上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零八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王宁教授做题为“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发展进程中的‘消费悖论’及其超越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公管院众多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王宁教授就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消费与发展的关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消费是个重要视角,不仅涉及到环境问题,也涉及到发展问题。在讲座的第一部分,王宁教授从文化嵌入性的角度探讨了不平衡发展政策的形成。在发展理论的最初阶段,学者们主要提倡平衡增长战略,即发展是一种各经济部门协同、同步和平衡的增长过程。而不平衡发展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一个策略。不平衡发展政策的推行不仅有政治方面的原因,还需仰仗宏观政策制定者的“文化工具箱”所能提供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工具箱”里装的,既有建党建国的政治观念和赶超强国的理念,也有宏观行动者内化到内心的传统文化习惯,包括节俭消费习惯。可以说,居民传统的节俭消费习惯与宏观的不平衡发展政策是相互契合的,传统的节俭习惯为不平衡发展提供了微观平衡的文化机制。由此可见,中国的消费传统性支撑了生产现代化,二者是兼容的。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王宁教授阐述了不平衡发展政策的转型滞后,以及政策效用的延续空间及弹性。国家曾在1978底对不平衡发展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包括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增加城镇居民职工的收入。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90年代重新失衡并不断加速。近几年来,随着投资和出口增速的下降,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居民消费的增长,然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乏力,消费悖论开始显现出来。这意味着长期以来实行的不平衡发展策略所遗留的消费传统性,妨碍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引擎作用的充分发挥。王宁教授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当下的消费困境是不平衡发展政策的转型滞后所导致的。原有政策尽管有不利影响,但是在“路径依赖”的影响下,这种政策还会继续发挥政策效用的空间。我们可以假设,不平衡发展政策的社会-文化容量弹性越大,由不平衡发展政策向平衡发展政策的转型就越有可能滞后。要走出“消费悖论”的陷阱,必须在不平衡发展政策效用延续空间用尽之前,就启动转型。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王宁教授首先指出,政策转型越滞后,社会代价就越大。不平衡发展政策不但有社会成本,而且还具有经济成本,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更是扩大了转型滞后的经济成本。从权利的视角看,不平衡发展会导致雇员权利、社会权利以及消费者权利的不足。因此,要避免政策转型滞后,就要改变不平衡发展阶段的权利结构,以使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关系得到平衡。权利升级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还受到诸多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不平衡发展政策向平衡发展政策的转型,深受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在本次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以热烈掌声感谢王宁教授为众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汝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