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李淼教授受邀来我院讲座

发布时间: 2025-10-30

20251024日上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淼应邀来我院开展专题讲座。李淼教授长期关注教育与新媒体、青少年文化、社会分层与流动、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本次讲座聚焦“在学校内外追寻社会流动:一项关于中国流动青少年的历时性民族志研究”这一主题。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洪成主持讲座,部分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到场旁听讲座。

在讲座伊始,李淼教授指出中国学生在国际PISA测试多次取得优异成绩的光鲜成就背后可能还隐藏着农村学校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同时官方数据表明,流动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在10年间增加近一倍。据此,李淼教授提出研究问题:流动青少年在日益分层的社会中如何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自身的社会流动?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从2011年至今,李淼教授先后在北京与山东邹平等地,结合多点民族志、批判理论化民族志和虚拟民族志等多种方法,深入考察了学校教育体系内外的农村青少年生活。研究探讨了四个主题:公办薄弱校中的感恩教育、县中隐形辍学生社会人亚文化、农村学校网课的实践以及数字零工(如游戏陪玩)的从业经历。进一步来看,以场域环境理论和布迪厄的表演性话语概念作为理论框架,上述研究揭示了流动青少年在城乡结构与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文化生产与身份协商过程。

在最后的讨论交流环节中,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提问。李淼教授从自身学术经历出发,一一耐心回应疑问,并鼓励同学们在学术上积极“走出去”。本次讲座启发我院师生立足本土,扩宽眼界,既要深耕脚下的学术土壤,也要勇敢迈向国际交流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