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早,万象更新。值此2025年新春之际,来自长三角地区15所高校的社会学同仁齐聚苏州吴江七都镇,以“扎根大地·共探时代之问”为主题,举办新春雅集学术活动。本次会议选址太湖之滨的千年水乡七都镇,既是对江南文脉的传承致敬,更寄托着社会学人以田野为纸、以实践为墨,将学术理想书写于祖国热土的深切情怀。
过去一年,社会学同仁秉持“知行合一”的学术精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治理、数字社会转型、人口结构变迁等重大议题中深耕细作,以扎实的调研回应社会关切,以创新的理论推动实践变革。我们见证了一批扎根社区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切实方案,也目睹了青年学者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实践中淬炼成长。这些探索生动诠释了社会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本次雅集特别聚焦“理论创新与在地实践”的双向赋能。雅集既设置苏南发展与基层治理的前沿理论研讨,也安排深化校地合作座谈会,还组织七都镇特色社会工作项目的实地参访。我们期待通过跨校际的深度对话,碰撞出更具解释力与行动力的学术智慧,让社会学研究始终与人民需求同频,与社会进步共振。
新春雅集,既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新程的启航。唯有将双脚扎进泥土,让目光投向烟火,社会学才能真正成为理解中国、服务人民的学问。2025年,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进,以更开放的学术视野、更深厚的田野积淀,在长三角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中国社会学扎根实践、致知力行的新篇章!
新春雅集概况
时间:
2025年02月23日(星期日)
08:30—17:00
地点: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
南太湖大道5667号(0572酒店)
主办单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支持单位: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吴江区七都镇人民政府、太湖群学书院
新春雅集议程
时间 | 内容 | 主持人 |
8:30-8:50 开幕式 | 1.七都镇领导致欢迎辞 2.周晓虹(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致辞 3.会议室内合影 | 陈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
8:50-10:00 圆桌讨论1——苏南发展与社会变迁 每人发言10分钟 | 1.发言人:陈阿江(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苏南模式”的多重转型 2.发言人:纪莺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家与社区治理 3.发言人:杨光飞(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观察苏南新集体经济发展的三个视角 4.发言人:王威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乡镇治理体制的建设——以七都为例 5.发言人:侯利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县域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创新——基于苏南仓县的观察 6.发言人:王华(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从可持续性到再生性:禁渔背景下太湖渔村的转型发展 7.发言人:朱志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高投入可以带来高成效吗?——基于苏南地区G区政府购买社工站服务的考察 |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
10:00-10:15 | 茶歇 | |
10:15-11:25 圆桌讨论2——基层治理与社会变迁 每人发言10分钟 | 1.发言人:姚泽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新道德与再组织:新中国初期的医生职业身份建构 2.发言人:沈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桂音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题目:家庭主义与个体化之间:当代中国人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变迁的核心议题 3.发言人:阮云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发言题目:回访“类民族志(Para-Ethnography)”探索:以卅载“义序后续研究”为例 4.发言人:井世洁(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超大城市社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服务模式探索 5.发言人:张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数字健康与医患关系:理论视角与关键议题 6.发言人:班涛(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合规性自主:大数据认证与基层低保政策执行的制宜性实践分析 7.发言人:李东雨(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从“势利”到“杂食”?——中国城市居民文化品味的变迁及其社会过程(1999-2023) | 王毅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11:25-14:00 | 午餐 | |
14:00-16:00 | 与会人员围绕深化校地合作项目进行交流 | |
16:00-17:00 江村建设参观 | 华东理工大学“江村社工站”——费孝通江村纪念馆等 | |
参加人员名单(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华,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
王威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王毅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井世洁,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朱志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刘素素,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晓峰,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教授。
阮云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纪莺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杜伟泉,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
李东雨,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杨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杨光飞,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沈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张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陈阿江,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涛,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邵占鹏,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周晓虹,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胡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侯利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姚泽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班涛,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