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社会学团队“挪穷窝,奔富路”博士团 赴贵州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融合研究调研

发布时间: 2024-09-0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其中,搬迁农户产业就业融合是高质量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举措。

依托陈绍军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跨县搬迁社区治理与后期扶持研究21&ZD183),在贵州省生态移民局的协助下,移民社会学团队“挪穷窝,奔富路”博士团于2024715日至720日前往贵州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融合研究调研。贵州省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192万,占全国的20%。本次实践活动赴黔西南州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黔西南州兴义市以及铜仁市等地调研,召开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走访易地搬迁社区,并与搬迁群众进行了深入访谈。

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是黔西南州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阿妹戚托小镇成立于2019年,由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以及县内其他12个乡镇搬迁群众组成,是全国唯一整建制易地扶贫搬迁乡镇,同时是全国唯一易地扶贫搬迁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与县移民干部访谈,我们了解到,在产业就业融合议题上,阿妹戚托小镇产业园引进汽车制造、服饰鞋帽加工等14家企业入驻,帮助100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在发展产业促就业方面,阿妹戚托小镇依托农旅一体化的观光果园,带动11名新市民长期就业,解决季节性临时用工120余人;在文旅融合带就业方面,阿妹戚托小镇办好民族节日活动(布依族风情节、彝族火把节、苗族绣花节),带动55户新市民个体工商户稳定增收,并立足民族刺绣传统技艺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帮助有刺绣、蜡染技艺的群众实现居家就业2457人。调研当晚,实践团指导老师与成员对搬迁群众进行深入访谈与交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现状。群众回忆搬迁前的日子,老家交通不便,看病上学需要一个小时,并且由于地势险峻,时常担心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搬迁后,群众在安置区以流动摊贩卖气球为生,一个月能收入五六千,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实践活动的第二站,实践团来到了黔西南州兴义市,实践活动包括与黔西南州生态移民局的座谈、与洒金街道栗坪社区与木陇街道步马社区的座谈和走访。首先,在黔西南州生态移民局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黔西南州是全省搬迁人口最多的市州,并努力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实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85万人。随后,实践团前往洒金街道及栗坪社区展开座谈与实地考察。通过与洒金街道及安置社区的座谈,实践团得知,对于就业产业融合,洒金街道抓实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有劳动力家庭实现户均2人以上稳定就业。以“两业相促”为重点,扎实抓好“外输”和“内拓”。一是“外输”。对新市民劳动力开展全员培训1.5万余人次,确保有劳动力群众都能熟练掌握 1门以上实用技能;采取与帮扶城市对接,进行“定制化”推荐岗位和集中返岗组织劳务输出10000余人次。二是“内拓”。洒金街道成立康平社区钩织坊和引进兴义市绣娘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卓冠电子厂,解决新市民就近就业93人,辐射带动新市民居家就业134人。

紧接着,实践团前往兴义市木陇街道进行座谈,并参观社区产业。根据街道介绍,该街道引进金源鞋业、鑫格兰斯顿服饰、新天宫服饰、海创意恒、达飞箱包等1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安置点,提供了1500个就业岗位,解决972名搬迁群众就业。座谈结束后,实践团前往工业园参观,并对工作中的搬迁群众展开简要访谈。为提升搬迁群众就业机会,部分服饰加工厂会放宽招工条件,招聘60岁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与我们交谈的65岁搬迁群众说到,除了这个工厂,她在周边找不到什么工作,并且计件的薪酬模式既灵活又公平,她可以自由选择上班时间,还有空照顾家庭。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是铜仁市。首先,实践团与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部门召开座谈。经过座谈,实践团认识到铜仁市在就业产业融合方面,问题集中于就业增收难。其次,实践团前往铜仁市万山区实地考察。在座谈会上,有关领导介绍到,万山区瞄准“半劳动力”“弱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搬迁安置区兴建“扶贫微工厂”,让就业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收,既解决了生计,又照顾了家庭,目前,万山区已在易地扶贫安置区建设旺家、龙生、微企园3个产业园,引进广益服饰、顺合箱包等13家企业入驻,可提供就业岗位850个。万山区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区域提供了良好借鉴。

最后,实践团前往铜仁市碧江区实地考察与访谈群众。碧江区从2021年以来,将财政衔接资金用于建设标准化厂房,配套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形成移民资产,已投入使用并达成出租意向。目前,园区引进制鞋厂、五谷韵食品、豫章米粉厂、正辉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8家,解决搬迁群众就业1000余人。

通过以上深入考察调研,实践团对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融合现状有了深刻理解。一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难。铜仁市提到,易地扶贫搬迁户收入来源以公益性岗位收入和城市低保的居多,但易地扶贫搬迁户刚性支出太多,如固定的生活成本支出、教育支出等。二是弱劳动力就业风险大。实践团了解到,尽管在国家的就业帮扶政策下,市州已解决搬迁有劳动力家庭“零就业”问题,但由于部分搬迁群众自身能力不足,尤其是50岁以上的搬迁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非常弱,大多只能从事当地安置地提供的保安、保洁等短期临时性就业岗位,或是在当地中小企业短期临时性的打零工。这些工作不仅就业收入低、就业环境差、而且就业稳定性得不到保障,致使他们经常处于非稳定性就业的状态,若在未来遇到较大的困难,这类群体可能面临经济风险。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失业风险增大。在外出务工人群方面,由于其受教育程度偏低,往往只能选择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更多的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但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面临压力逐年增大,在酒店、旅游、餐饮业、教育和IT行业往往就业需求增大,安置区外出务工人员面临失业风险情况逐渐增大。

对此,实践团提出建议,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应做好就业帮扶监测,分类实施就业帮扶,提高搬迁群众就业质量。一是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落实稳岗就业补贴和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二是针对在家劳动力,加强安置社区与产业园区共建,筑巢引凤,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区,拓宽安置社区就近就业空间。三是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在大型安置社区完成零工市场(驿站)建设,提供多样的灵活就业岗位,投入财政衔接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搬迁就业困难群众就业。

至此,在贵州省生态移民局、两市州移民局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实践团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实践团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必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返贫的底线,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指导老师:陈绍军、曹志杰、张莉婷

供稿:吴晓晴、吴静、洪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