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言虎副教授讲座:环境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 2024-04-30

2024428日上午8点,环境与社会论坛暨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二百期于金坛校区2号楼B105教室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耿言虎副教授,做环境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涛教授主持,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陈涛教授对耿言虎副教授作了简要介绍并表示欢迎。耿言虎副教授围绕环境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主题,从环境社会学的理论总体概述、生产跑步机理论、社会实践论以及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运用四个模块进行讨论。他在理论阐述过程中以自己所做的研究为例向在场师生介绍,令同学们对理论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思考。

讲座第一部分,耿言虎副教授从理论的定义讲起,指出理论具有帮助大家在研究过程中跳出经验,从而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通的目标的功能。接着,他就环境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详细介绍,点明除新生态范式、生产跑步机、生活环境主义等直接理论之外,环境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也要从母学科中吸取营养,同时也要关注公地悲剧、环境正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其他环境社会科学以及相关交叉理论。之后,他给予大家三个理论学习建议,包括关注社会学经典理论和最新前沿理论、积极尝试将有益理论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中,以及对现有理论保持反思性。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耿言虎副教授结合自己的论文就生产跑步机理论展开讲述。他从自己的写作背景、生产跑步机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学术渊源、跑步机体系的行为逻辑、跑步机理论的发展,以及个人的新思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认为,虽然跑步机理论的影响力在当下有减弱的趋势,但生产跑步机理论所说的不能停止运转仍然是成立的,此理论对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依旧具有解释力。

讲座第三阶段,耿言虎副教授谈及研究日常生活的重要理论视角——社会实践论。首先,他指出,社会实践论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其理论资源可以追溯至马克思、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先哲的实践思想;并且在国内社会学界,实践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也逐渐受到重视。其次,耿老师认为社会实践论视角是将实践作为分析单元的,有助于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宏观与微观研究视角。接着,他谈到社会实践论的主要观点,点明社会实践论将例行化、重复性的日常实践活动作为分析对象,注重采用关系性、动态性、过程性的研究视角,反思静态化、结构化、原子化的研究路径,从而使其成为日常生活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最后,就社会实践论在环境研究中的运用,他举了英国碳排放与我国老百姓使用化肥农药的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

讲座进入第四阶段,耿言虎副教授对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运用进行介绍。他指出区别于对策论文,学术论文重点在于对经验的解释、分析,而不是描述或对策,需要一定的理论含量,做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之后,他向大家展示了理论运用的四种方式,分别是直接运用相关理论对经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已有理论与文献提出自己的分析概念与分析框架(有一定创新),尝试进行理论创新,以及拓展理论的运用对象。紧接着,他讲到了如何处理理论与田野调查/经验资料收集的关系,提醒同学们注意追求对案例/经验的完整性理解,在后续的论文写作中寻找最优的理论与经验材料匹配。

讲座结尾,耿言虎副教授鼓励同学们在之后做研究的过程中去体会认识事物的深刻性。最后,陈涛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再次对耿言虎副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高君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