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角色”概念的根植性与基于家本位文化的反思

发布时间: 2023-12-25

2023117日晚上,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八十五期在厚学楼909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姚泽麟副教授,做“ 病人角色概念的根植性与基于家本位文化的反思”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沈洪成教授主持,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会议讲述内容分为:“病人角色”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地位、概念根植性问题、西方学界对病人角色概念的反思、从家本位文化重新理解病人角色、结论与讨论五个部分。姚泽麟副教授针对每个模块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引用生动丰富的事例让同学们对此主题有了深入的认知。

一、“病人角色”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地位

首先,姚泽麟副教授引用帕森斯的概念对病人角色进行阐述,其特征主要有:病人对其疾病状态不负责任;病人被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病人应该具有尝试康复的愿望,病人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其次,姚泽麟副教授介绍Freidson如何从显著的社会学角度对疾病进行了深刻而恰当的分析,以及Cockerham如何作为主流的社会学理论家在一般性的社会研究中分析医学的功能。Cockerham指出疾病的话题可以成为社会学理论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第一个直接适用于医学社会学的理论陈述,该理论至今仍是最为经典的概念之一,是对医患关系的基本解释。

二、概念根植性问题

姚泽麟副教授提出,不能理所当然地借采以往西方界定的病人角色的概念,机械地套用可能导致削足适履的后果。正如应星老师所说:对西方概念的借用和改造隐含某种“陷阱”。我们要做的是将根植于特定的西方历史、社会、文化的概念抽象化和去历史化,否则将无法准确理解中国社会现实,在深入理解西方社会理论传统的基础上触摸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独特运作逻辑,体察中国人独特的身心状态,建构自主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中国社会学今日面临的迫切任务。

三、西方学界对病人角色概念的反思

姚泽麟副教授从疾病类型、人群特征、医患关系、根植性四个方面阐释西方学界对病人角色概念的反思。

第一,疾病类型。西方对病人角色研究的疾病模式经历了从急性(传染)病到慢性病的变迁。慢性病使病人要终身扮演病人角色,会带来对医生的依赖度降低和病人人生进程的破坏,同时部分疾病比如作为慢性病典型的精神疾病无法治愈,带来社会污名。

第二,人群特征。姚泽麟副教授指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阶层、宗教信仰等因素会对病人角色的理解产生影响。

第三,医患关系。传统的医疗家长制(medicalpaternalism)认为,医生具有职业主权,而病人无能无助。而后医患关系发生了转变,如医疗保健体系的转变,消费主义下病人具有的消费者身份;补充与替代医学的挑战;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化病人的产生使得病友在线上的联络加强。

第四,根植性。病人角色的提出根植于社会价值观,盎格鲁-撒克逊系白人新教徒的文化价值观念,成为帕森斯提出病人角色的隐含倾向;根植于资本主义的道德经济,认为健康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健康的身体创造经济价值;根植于现代启蒙哲学对个体权利的宣扬、对理性的崇拜、功利主义思想。

四、从家本位文化重新理解病人角色

姚泽麟副教授认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行动中仍保留了大量的传统伦理因素,家本位文化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核心,强调家庭的利益、生存、意志、发展,个人服从家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疾病诊疗的告知与决策。病人的病情通常只告知家庭或通过家人告知。医生和家属对家庭作为血缘和亲密关系整体的预设,认为家人不论在情感还是利益上都与病人的关系最为紧密,姚泽麟副教授引入吴飞教授关于家庭政治的概念,认为家属是否告知是家庭成员间利益、个体利益与家庭利益的平衡。在这一过程中病人常常“缺席”。但病人和家属都可能隐瞒病情,病人也可能在已经知道病情时在家属的面前扮演正常人的形象,以维持家庭稳定。疾病诊疗的告知与决策行为本身就能体现家本位观念的影响。

第二,疾病照料与意义寻求。病人长期的带病生活伴随着长期的照料,通常家庭都是主要的照料提供者。照料者在照料过程中需要承受孝道思想、社区情理等巨大压力。杨善华老师提出“仪式性治疗”在城乡的不同表现,乡村在照料病人过程中会采取诸如在民间找大仙的方式,以满足社区对照料的要求;城市在病人治疗的最后阶段,有时会为了满足社会对孝道的要求,而放弃临终者尊严死的意愿。同时,病人在得病后产生自我牺牲和内疚的想法时,通常也会从家庭出发寻找疾病和生命的意义。

第三,临终安排。病人及其家属会在个人治疗和家庭发展中进行考虑,必要时会“适可而止”;在“医疗家庭主义”下,家庭在病人的治疗决策和临终安排上扮演关键角色,有时家属会成为病人尊严死的最大阻碍。

五、结论与讨论

最后,姚泽麟副教授进行观点总结。首先,病人并非完全弱势、无能、被动,有其能动性,病人也需要生活。其次,中国社会中的治疗实践以家庭为单位。最后,治疗过程并非简单的功利主义逻辑,其中内蕴对家庭的关心、对孝道的践行等,中国人艰苦奋斗的背后不是新教伦理的神性价值,而是家的发展的支撑。

姚泽麟副教授与我们展开进一步讨论。首先,部分学者提出当今家庭的式微,但在疾病领域仍不见其趋势,同时我们可见家庭的网络化、再家庭化。其次,互联网的发展为病人提供网络社会支持,是有别于家庭支持的新型支持形式,然而二者并非二元对立,两者的关系仍需辨析。最后,应该重视家庭政治的过程,家庭决策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博弈、协商和矛盾的,需要我们打开黑箱,拆解黑箱。

讲座结尾,参会师生踊跃提问,姚泽麟副教授一一进行解答。最后,沈洪成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姚泽麟副教授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