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恒教授讲座: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的韧性逻辑

发布时间: 2023-05-28

202356日下午15:00,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七十七期会议于厚学楼909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吉林大学芦恒教授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的‘韧性’逻辑”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亮教授主持,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胡亮教授向参会师生简要介绍了芦恒教授,并对芦恒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首先,芦恒教授从“韧性”的角度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点进行解读,他提出“韧性”就是不断抵御风险的过程,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克服和抵御多元风险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特点。人口规模巨大会导致人口过密带来公共资源分化风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面临诸如收入分化、阶级分化等阻碍美好生活需要的风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面临的风险指物质文明如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会对人的精神文明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现代人抑郁倾向加强,年轻人躺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诸多环境问题;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国际安全风险。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其他层面现代化的根基和动力,是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治理过程中激活个体谋生、家庭互助、社区共同体等抗风险要素,逐渐形成的一种从社会内部适应和转换风险的模式。勃兴于风险治理研究的韧性概念框架与此相契合。

其次,芦恒教授对“韧性”的内涵做了初步介绍。韧性的中文译自英文resilience ,最初出现在工程学,原意为弹性或弹力,表示某种材料遇到外力时返回原状的能力。后来弹性的词意被研究者应用到心理学中形成专业术语心理弹性,其被定义为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能力。这一词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被翻译为抗逆力,即个人主动积极反抗逆境的能力,但芦恒教授表示,结合多个相关学者的看法,resilience译为“韧性”更为合适,因为“韧性”不仅可以指个人,也可以形容群体、各类社会系统,还具有一种文化的意涵,比“抗逆力”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尼尔阿德尔(Neil Ader)较早强调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抗逆力,称之为社会韧性。他认为除了个人和群体,城乡社区也具有积极应对风险危机的能力,社会资本能促进社区抗逆力的培育和发展。社会韧性被定义为社区具有的抵挡风险或衰败的能力,此概念与物理因素、服务供给能力、个体的社区认知等人类生活的不同方面有关。对于处于风险社会背景下的中国而言,基层社区的抗逆力培育成为日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城乡基层社区作为医院之外的第二战场,其抵御公共危机的防控能力成为社会抗疫体系的重中之重。社会韧性”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框架,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紧接着,芦恒教授结合社会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来谈“韧性”。在本体论方面,韧性的前提是一种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论,基本韧性的内涵假设为,面对风险的社会主体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不仅有个人的适应还有单位、社区等层面的适应,社会主体具有多元性;在认识论方面,韧性研究强调积极的功能分析,风险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功能分析,倾向于积极看待系统内部主体适应风险的能动性;韧性还具有全态性,强调个体、家庭、群体、社区、政府等主体除了主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乱等突发危机的风险管理能力之外,还包括对于就业临时化、生活关系个体化、慢性病年轻化等日常生活风险的掌控和预防能力。芦恒教授认为,基层社会治理与“韧性”具有一种内在契合性,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都面临一系列风险,而正如周锦章所主张的,基层社会治理的韧性意涵应包括非线性动态、适应性与自我反思、社会合作等内究。非线性动态强调研究者要从非周期性动态的角度分析基层社会的行动主体适应动态变化形成的新的稳定状态;适应性与自我反思是指激活社会自身的能能动性,鼓励权力和责任的多样化,形成灵活适应不确定性的治理方法;“社会合作是指韧性思维下的治理制度环境既不是国家代表性框架,也不是市场竞争,而是能够在共享世界中自我组织的协商道德共同体的构建。

接下来,芦恒教授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单位型社区治理为例,为我们介绍应该如何建构单位社区韧性。单位大院是衰落单位社区的典型,“大”是指面积大,“院”则是中国独特的空间形式,由四周院墙“合围”而成的生活空间,具有浓厚的“家氛围”,一汽家属院以及沈阳铁西区就是这种单位大院的典型代表。随着部分国有企业转制剥离单位办社会功能,甚至企业倒闭破产,单位大院大量房屋年久失修,社区公共设施“弃管”,产生了大量弃管小区。单位社区由于面积广大,人员众多而难以快速转型,单位制转变为社区制面临诸多困难,东北社区建设面临单位制消解以及城市社会管理风险大等问题,单位社区韧性的构建就显得极为重要。“单位社区韧性”是指单位社区抵御和适应单位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的能力。“单位社区韧性”结构由社区内部、社区外部以及储备性三部分构成。社区内部又可划分为单位人以及内部环境两部分。单位人的个体韧性是韧性结构的主体性内容,个人的风险应对能力、社区认同感以及公共参与是个人韧性的构建的关键;社区内部环境是构建单位社区韧性的基础所在,可分为家庭韧性(家庭抗逆力)以及社区分权结构两部分。社区储备性资源是单位社区韧性提升的有效保障,包括如抗疫所需要的口罩、防护服等物理性公共资源储备、诸如篮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资源以及志愿者资源。外部支持是构建单位社区韧性必不可少的政策支持,政府政策支持是中国社区韧性构建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包括政府发放补贴、完善福利制度以及社区生活福利等。

最后,芦恒教授指出,在中国研究韧性,需要格外关注社区治理经验的总结以及知识生产。芦恒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一本国内首部系统总结老旧社会治理经验的学术书籍——《吴亚琴社会工作法》。在书中,吴亚琴对工业基地基层社区治理经验做了系统总结,概括出“吴亚琴社区工作三十六法”,对社区工作治理具有重要帮助。

讲座结尾,参会师生踊跃提问,芦恒教授一一进行解答。最后,胡亮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芦恒教授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