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信茹教授讲座:“触网”:互联网人类学的田野实践

发布时间: 2023-03-21

2023314日下午14:00,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七十四期会议于厚学楼909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南京大学孙信茹教授作题为:“‘触网’:互联网人类学的田野实践”的讲座。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沈洪成教授主持,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沈洪成教授首先向参会师生介绍了孙信茹教授,并对孙信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首先,孙信茹教授明确指出互联网人类学研究离不开对人本身的探究。互联网研究不应该抹去人的经验,更应激发出人们对故事性叙述的强烈渴望。我们需要对这些真实的体验予以更多的呈现,将人的故事通过研究者介入网络“现场”的深度观察,通过研究者叙事性的“笔”得以展示,这是研究者要面对和努力去完成的工作。

第一部分,孙信茹教授通过丹尼尔·米勒的《脸书故事》一书中的几个故事来引出自己关于“触网”的观点。互联网社会实现了多重空间不断流动和变换,社交网站释放了网民的内容生产能力,草根开始成为技术使用的主体,个体与生活世界互动有了多种可能。互联网人类学并不是人类技术与互联网的简单嫁接,而是站在边缘向中心去发问。互联网人类学关注技术与生活结构。研究者应当回到文化的差异性之中,把数码科技视为日常。技术的使用应当回到个体的生命历程和生活史当中,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媒介的使用,并将人类学作为一种理论视角来理解网络的意义。

孙信茹教授以自己诸项研究为例,向各位老师和学生阐述自己“触网”的历程。在《作为记忆的地点——数码时代中社会媒体与地点互构研究》一文中,孙信茹教授展开社交媒体中有关“地点”的探讨。数字化以后,人与地关系被实时记录和更新,地点的意义正在被网络重构。在云南普米族的村落中,村落每个地方的取名和标注呈现出特定的定位与流动,这些地点既来自于这个普米族世代居住的村落,但又不完全同于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地点。网络情境下,地点呈现人们新的生存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技术“创造”地点。社交媒体中,对某些特定地点的有意呈现和突出,运用网络创造出另一种新的地点和意义。这种新的地点,既是日常生活空间的呈现,也是社会交往和文化共享与认同的空间。在《一个白族村落的微信对歌: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和《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中,孙信茹教授向大家呈现了微信社区在云南白族村落石龙社区中如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勾连。除此之外,孙信茹教授会分享了《玩四驱:网络趣缘群体如何以“物”追忆——对一个迷你四驱车QQ群的民族志考察》,探讨因物连接起来的趣缘群体如何通过网络空间展开记忆实践;《身体表演与拍照空间的意义产生——社交媒体时代中的碧色寨影像实践考察》,探讨了影像生产中特定的地点和空间如何影响人们在其间展开拍照实践。在这一部分的最后,孙信茹教授还分享了自己未尽的研究,意图探讨云南边境地区的流动空间中,社交媒体所创造出的新的城市流动形态。

第二部分,孙信茹教授介绍了互联网人类学的境遇与机遇。一、“田野”转向: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非实体化的互联网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情境,以往被普通人认为是高深学问的研究与实践在今天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的数码实践。田野已经拓展至网络虚拟空间,与线下田野地点同等重要。在此,孙信茹教授也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即在人类学领域中,民族志最初便天然地与地域性有关,而在网络空间时代要如何重新理解民族志的“在哪里”和“回到这里”?引用格尔茨先生的一句话:“在那里有一种他者的文化,而你的工作就是回来后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样的”便是最好的回答。二、研究者角色转变:“深度”参与。互联网的“自身动态”创造了“特别的互动方式”和空间运行规则,它全方位地打破时空,使得互动无时不刻地发生。这也就意味着与不同个体体验的连接成为可能,新的社会交往及社会关系正逐步被型构出来。研究者作为被研究者的可能性增大,而人类学田野调查与互联网人类学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互联网人类学的研究者既可以是文化阐释者也可以文化的创造者。三、研究方法转向:线上和线下。在线本身就是一个让研究者累积线上经验,感受“他者”生活的复杂过程。互联网人类学利用线上和线下田野的交互边界努力实现更全方面地阐释“他者”生活。

第三部分,孙信茹教授基于对自己以往互联网田野实践的反思,就如何展开互联网人类学的田野提出几点建议。一、与你的研究对象一同经历“网络生活”。虽然研究者面对不同的研究其卷入程度有所不同,但应当共同创造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在空间当中的文化实践,把人的故事代入,“浸染”在共同的网络生活经历之中。二、高度理解参与者。研究者参与体验网络社区群体的真实感觉,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参与线上社区的对话和意义生产。三、成为网络文化的积极创造者。研究者应避免因“学术距离”造成对社区“居高临下地做出道德批判和训诫”,甚至重新塑造或想象你不满意的内容。“亲历者”与“参与者”相比,“创造者”的角色正是作为“文化实践”的网络民族志的核心意义和关键所在。

最后,沈洪成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孙信茹教授再次表示感谢,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下圆满落下帷幕。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魏楠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