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晚19:00,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六十五期于腾讯会议线上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高万红教授作题为“代际融合——促进易地搬迁社区儿童老人代际关系的实践研究”的讲座。讲座由王毅杰教授主持,众多高校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王毅杰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大致内容和参与流程,并对高教授与各位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
在第一部分,高教授首先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采用易地扶贫搬迁的方式,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发展问题。截至2020年,“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共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9万个,全国960多万群众成功入住新社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后续扶持,成为了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后扶贫时代”易地搬迁社区需要重建社区关系,且安置社区家庭代际关系受损需要建立社区代际关系作为补充。
在第二部分,澄清了云南沪水最大易地搬迁安置社区H社区代际关系的主要问题。高教授从机会结构、代际支持不足、代际情感疏离三个方面论述。首先,机会结构方面呈现居住距离近但联系频率低的状况。在搬迁后,进入到现代化的城市社区,人口居住集中,人际关系疏离。其次,在代际支持方面,在搬迁后,老年人以独居为主,和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不再居住在一起,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割裂,不能获得应有的代际支持。最后,为了解搬迁前后H社区儿童和老年人的代际关系现状,高教授及其团队对H社区的代际关系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代际双方关系亲密程度低。
在第三部分,对影响H社区代际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高教授认为,代际交往环境中儿童与老人不平等的地位、代际交往中缺少共同的目标导向、新社区环境中“道德习俗规范”约束性减弱是影响代际关系可能的三个因素。
在第四部分,介绍了推动社区友好代际关系建立的社会工作实践。该项目以优势视角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为指导,运用综合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进行了服务设计,从挖掘老年人和儿童的优势资源出发,创造情境,以代际资源的交换,促进老年人和儿童互帮互助,推动重建和谐的社区代际关系。服务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社会服务激发儿童老人的互助意愿和行为;第二阶段,以文化传承促进儿童老人社区代际友好;第三阶段,以文化反哺促进代际互助;第四阶段,开展儿童助老志愿服务。从代际关系和服务对象来看,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在第五部分,对研究结论进行反思。研究结论包括:一,代际融合项目对促进易地搬迁社区友好代际关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二,友好的社区代际关系对促进老年人在搬迁社区的适应具有显著效果;三,代际项目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但也存在挑战。因此,我们应该要反思的是,其一,代际资源循环是促进代际关系友好的重要条件;其二,代际交往和代际情感反馈相互影响和促进;其三,家庭代际关系和社区代际关系互为补充才能满足“一老一少”的情感需求;其四,在少数民族搬迁社区开展社会工作实践要重视文化的双向适应;最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对于促进社区代际互助具有重要意义。
在最后一部分,高教授提出了一些改善服务的建议。第一,应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多样化的代际项目,尤其是经济型的代际项目;第二,应加强多方协同,保证易地搬迁社区代际项目服务的可持续性。
在讲座的结尾,参会师生向高教授就刚才所谈踊跃提问,高教授一一进行解答。最后,王毅杰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对高教授再次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