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下午19点,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六十一期于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农村社会工作专委会主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张和清教授作题为“中国特色本土化专业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绿耕’’双百’实践为例”的讲座,讲座由王毅杰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众多高校的3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的第一部分,张和清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社会政策文本与社会政策实践存在“二元分割”现象,即政策文本美好而清晰,但现实中存在社会政策实践“最后一米”不通达的问题。当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人民至上、固本强基的执政理念要求党和国家必须畅通兜底民生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政策“最后一米”,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社区自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基层政府(部门)存在脱离群众,两个“最后一米”无法通达的状况,既影响民生福祉兜底保障,又不利于社区共治发展。基于此,广东“双百”社会服务进村(社区),旨在打通兜底民生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政策的两个“最后一米”。
第二部分重点讲解了政策如何自上而下落到实处。基于上述政策背景,社会服务就要考虑如何进村。为了弥补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双百工程”重点服务粤东西北,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珠三角的服务模式多是“等案主上门”或“下乡提供服务”,并没有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邻里家里心里,仍存在最后一米不通达的问题。那么粤东西北地区的社会工作者是如何行动的呢?之前是“人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人”,力求把两个政策文本落实到政策实践,送到人民群众的灶头和心里,以社会工作专业性打通两个最后一米。张老师随后分享了云南平寨的服务经历,生动的阐述了社工取得民众信任进而进行社会服务的方法。在进村之初,存在人民群众不信任不支持的问题,社会工作服务者走村入户,走进每个帐篷,用“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办法取得受灾民众的信任。表明社会工作服务者的职能,做好心理陪伴的工作。同时,推动”刺绣小组“,让受灾的妇女在灾后有了自己的第一笔收入。通过在不同的社区实行不同服务措施,实践经历得出的理论思考涉及农村、灾害、少数族群、流动人口等方面。
在试点服务取得成效之后,多处政府官员邀请双百团队进村服务。“双百计划”到“双百工程”实际上是一个政策实践的过程,没有太多的正式文本。社工团队以“落在村居,问题导向,解决问题”为目标,选择社工服务的站点,实现了政策自下而上的实践过程。2017年第一批“双百计划”设置了200个社工站,有940名社工。2019年第二批“双百计划”发展了407个社工站,有1737名社工。到了2021年“双百工程”发展了1629个社工站,1.4万名社工服务于工程。
讲座的第三部分讲解了个案救助与社区共治协同发展的实务模式。通过行动研究三部曲,培养社工服务者的实践技能。通过问题,实现服务社区的目标。那么社会工作怎么做呢?并不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是能力建设的培养计划,从个体、家庭、社群和社区的优势资产出发,把握内生优势资源,形成系统的帮助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者要实现两大方向、三重境界。第一大方向是个案救助落地生根造福弱势群体,第一重境界是在物质层面兜底保障民生,第二重境界是在精神层面形成社会-心理模式的支持与陪伴。第二大方向是社区共治协同发展,也是第三重境界的目标。随后总结了在乡村振兴脉络下,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最后播放了社会救助实例“陈妹妹”的视频故事,这个救助实例很好的体现了上述实务模式。社工服务者通过与陈妹妹建立信任关系,进而从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进行问题分析与需求评估。团队就陈妹妹的案例进行讨论,在制定计划后逐步开展服务,于是陈妹妹及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诉求被相关部门重视。这一个案例就做到了习总书记提到的“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当地领导高度重视社工工作,肯定了社工驻村服务模式,使“驻村居,社区为本”的服务模式得到了实现。在驻村实践的同时,社工服务者若能够利用现实经历把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才能真正变成中国特色本土化专业。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张老师在讲座主体内容结束后进行了耐心解答。讲座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最后王毅杰老师对张老师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总结,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下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