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亚娟副教授讲座:污染企业迁移问题的社会学解释

发布时间: 2022-09-13

  202298日下午两点,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五十八期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本期会议有幸邀请到湖州师范学院的罗亚娟副教授,为我们做题为“污染企业迁移问题的社会学解释”的报告,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顾金土教授主持,众多高校的师生积极参与。

  首先,通过对污染企业迁移历程的回顾提出研究问题。即企业作为一名理性行动者,在“成本-收益”框架衡量下做出的经济理性行动。那么它既然是企业的经济决定,为什么还需要社会学的解释呢?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haven Hypothesis)”,但是学者们在基于对多个国家的历时性研究后发现“污染避难所假说(Pollution-haven Hypothesis)虽真实存在,但只是暂时的。

  接着,罗老师通过社会的结构性因素解释了污染企业迁移。社会学学科内对污染企业迁移的研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结构的视角以及加害-被害结构的视角,在突破及本土经验基础上,罗老师基于苏北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新的发现与解释,并且在西部一些省市的调查和分析上凝练出了“认知-权衡”分析框架。

  为什么本土污染企业迁移得以发生呢?罗老师从“承接地-输出地”之间的经济梯度、生产分工梯度和生态不平衡等维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将涂尔干的历史性失范概念拓展为空间失范来解释污染企业迁移发生的社会逻辑。此外,罗老师着重强调了机会结构这一概念,通过对社会结构中特定结果提供可能的各种重要条件的总体性把握来理解污染企业的迁移。

  污染企业的区际迁移,在现代化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阶段性问题,也存在着环境治理实践的复杂性。近年来,随着共富实践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政治社会力量的主动调节之下,污染企业迁移的结构条件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最后,顾金土教授对罗老师本次的报告进行了总结,与会师生也进行了充分地交流,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刘纪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