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下午两点,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五十二期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焦长权博士,做题为“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上半程与下半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沈洪成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沈老师首先对焦长权老师进行了介绍,接着焦老师便开始了今天的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围绕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展开,对中国社会城镇化的上半程和下半程进行了总体性回顾。
讲座第一部分,焦老师回顾了城镇化进程,从最初几十年的低度城镇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世纪之交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着重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及主要政策变化,指出这一段时期都是处于城镇化的最初阶段,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新世纪之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增长史无前例,通过对城镇化率及产业人口结构变化的分析,焦老师指出中国已经从乡土中国转变成为了城乡中国,并提出了其背后转变的动力因素。
讲座第二部分,焦老师分析了流动人口的规模及特征,并结合人口普查的数据,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超乎预期的。接着,焦老师提出“经营城市”悖论,并分析了其利弊结果,诸如优质基础设施,城市高房价等。之后,焦老师对于上半程进行了总结,认为空间城镇化已经结束,农民收入和就业也实现了城镇化。
讲座第三部分,焦老师聚焦城镇化进程的下半程,提出东部流动人口在城市难以扎根,以及由于社会关系网络和乡土情结使得更多的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现在逐渐形成的新社会空间就是城乡县域社会,但是中西部县域社会对于农民工扎根提供的就业机会不足,仍依托家庭,处于过渡阶段。
最后,焦老师得出初步的结论,中国经历了剧烈的城镇化,基本上走完了上半程,进入下半程,从挣脱乡土到回归乡土,这都是中国社会的巨变。
讲座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同时线上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来许多问题,形成了热烈的讨论,之后沈洪成老师对于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本次讲座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邢小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