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宇博士讲座:权力视角下的胡同变迁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门大栅栏

发布时间: 2021-12-12

2021129日晚,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四十四期在腾讯会议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海宇,做题为“权力视角下的胡同变迁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门大栅栏”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王毅杰教授主持,众多高校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王老师分享了一些胡同的“前世今生”,接着,王老师由城市化的概念与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切入点,举例说明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模式从“摊大饼、建新区”转向“重质量、保民生”,由此提出了问题:如何更好理解和推进今日的旧城更新?王老师认为充足资金、专业规划等方面很重要,但仍需要发掘在旧城更新过程中被我们忽略的东西,进而引进了“社会学的想象力”概念,这种结构化的视角有利于促进我们对生活世界的思考。

讲座第一部分,王老师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形象地展现了前门大栅栏(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老北京CBD)的繁荣样貌,及与之相应的金融文化、市井商业文化、梨园文化等,提出这些历史中所记录的人物与事件都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起到了作用。

讲座第二部分,王老师谈到1949-1978年新中国建设时期前门大栅栏的城市化是配合政治运动为目标的整体规划。对这一阶段的胡同变迁研究,王老师主要运用了口述史的方法,并讲述了四则故事,第一个故事涉及到上山下乡运动中前门大栅栏的变迁与人口流动;第二则介绍了经租房政策的流变,政策的历史遗留问题体现了历史、制度、产权和法律在当今的城市老城区核心区域中的重要性,由此延伸出一个问题:延续多年的经租房政策所留下的内部矛盾如何消解?第三则故事介绍了胡同内部的公共空间,王老师认为单位与国家鼓励胡同居民搭建的私人空间与搭建过程中胡同内居民的交流和社会关系都会影响到公共空间的形成,并以胡同内公厕的选址举例说明;第四则故事介绍了拆除城墙公共交通,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以国家安全作为合法性话语进行城墙的拆除。这几个故事均体现出,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城市空间的规划是政治运动的延伸。

讲座的第三部分,王老师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后前门大栅栏的城市化策略,19781992年是以恢复社会秩序为目标的城市整体规划;19922011年是主动适应市场化与全球化话语的城市整体规划;2011年至今是多元参与的,具有街区独特历史文化特征的局部区域规划。在这一部分王老师以拆迁为线索,指出大栅栏曾是拆迁规划的重要区域,但最终被列为历史文保区,且在2011年之后得到政府有针对化的、特殊化的保护措施。针对这一现象,王老师提出问题: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城市化建设过程究竟是好是坏?这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讲座的第四部分,王老师介绍了2014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进入大栅栏进行社区营造的探索,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组织孵化、文化保护产业提升与社区居民空间改造三个方面。

最后,王毅杰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与王老师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王老师认为问题的交流与思考于双方而言都是有益的,讲座在愉快的气氛下圆满结束。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潘恩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