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移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办,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承办的“全球化背景下移民治理的制度、路径及发展趋势”暨中国社工教育协会移民社工专委会第三届年会论坛成功在线上举办。来自十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在“大会主旨发言”,“国际社区的历史、形成与治理”,“全球化、移民中介与治理”和“移民组织、社会工作与治理”等四个单元作精彩分享,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师生参会。
会议第一单元为大会主旨发言。在大会主旨发言前,中国社工教育协会移民社会工作专委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毅杰教授简要回顾了自成立以来,移民社工专委会所举办的四次学术会议,并分享了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获批移民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和陈绍军教授成功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的信息。第一位大会主旨发言人是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施国庆教授。施教授做了题为“易地城镇化安置移民社区的社会治理:一个分析框架”的主旨报告。施教授指出,移民问题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尚未被很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并对移民治理问题产生的政策背景、移民的种类、分析的学科视角做了详细分析。随后,引出易地城镇化的关键——农民市民化,指出其中的“易”与“难”,并分析各自的影响因素,剖析易地城镇化移民安置社会治理包括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在内的八大措施,五大阶段以及各自涵盖的主要活动。最后,施教授分析了政府、社区、市场-企业和社会工作等四方主体在易地城镇化移民安置社区治理中的具体地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移民社会治理的图景。
第二位大会主旨发言人是来自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副院长关丙胜教授。他从新疆牧民易地搬迁社区的视角出发,展现了西部地区移民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探索。首先,他对南北疆两个易地搬迁社区情况做了介绍。关教授指出,两个社区牧民搬迁出于自愿选择,根据牧民的需求选择安置点。安置完毕后的牧民生计呈现出如下特点:从纯牧业向多种生计过渡,但对牧业的依赖还比较重;充分利用附近市镇和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年轻人大量进入服务业或企业工作,其中也存在性别差异;搬迁后的牧民生活设施得到了大幅的改善,牧民对搬迁后生活的满意度非常高,而且社会关系网络从原来非常小的范围向村与村之间、周边镇区以及工作单位等地方拓展。最后,关教授也提到政府和社会力量为移民适应新环境提供了各种服务,这两个社区案例为新疆其他地区易地搬迁提供了有益参考。
第二单元为“国际社区的历史、形成与治理”。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马萧老师,她从宏观的角度对比了上海、广州和昆明三地国际社区演进的历程和治理模式。马老师指出,以古北国际社区为例的上海国际社区是以规划为主、市场为辅、积极吸纳为特点,注重政府的力量。而广州则是从以经济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外籍人士聚居区来进行规划,并对社区进行区别化治理,主要是受经济力量驱动。昆明的国际社区则注重“草根”力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草根国际社区”开展活动,并和政府规划相结合进行社区建设。最后,马老师总结了国际化社区所具有的双重性特征,国际化发展目标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组织学习和模仿频频出现等问题,认为中国大都市的国际化应是以“计划-自发”为核心逻辑的多级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的王亮教授。她从宗教的解释视角,分析广州小北非洲人社区的形成及其影响方式。王教授提到“宗教如同胶水,聚合了小北非洲人社区作为族裔社区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并从人口聚集、经济活动、生存生态、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五个方面介绍其影响方式。随后进一步分析宗教通过空间实践、表征空间和空间表征三方面对特定族裔社区形成的影响。王教授特别强调,全球化背景下宗教在特定族裔社区的形成和演进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本和最稳定的因素。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吕云芳副教授。吕教授对疫情背景下国际社区居民的互动进行探究。吕教授从厦门GRC社区的实地研究出发,总结出原本社区居民活动的四个特点:注重文化性、互动具有单向性、有自己的性别和年龄偏好和与本地居民有疏离感。而在抗疫参与过程中间,则呈现出争取便利与公平、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和与本地居民连接的态势。随后吕教授也补充了本地居民以及社区对外籍移民的理念变化,并对比疫情前后外籍移民的社会融入状况。最后,吕教授强调外籍移民融入是建立连接性的过程,摆脱悬浮状态,而想要达到“嵌入”的状态需要更加完善的体制设置,国际社区治理中要注意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国民性和非国民性中间的差异和挑战。
关丙胜教授对三位讲者的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提出建议。关教授指出,马老师的研究可以补充社区历史演进的角度,既然称作“历程”,那么历史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角度。另外,还可以补充同一地方不同类型社区的对比。王教授的研究可以从对所属国家的认同影响以及中国城市治理两方面进一步延伸。吕教授的研究可以对“疫情”进行更进一步的挖掘——为什么疫情之下国际社区的居民会有如此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全球化、移民中介与治理。陈宇鹏副教授发言的题目为“多元与共生:全球化背景下移民城市治理探析”。他介绍了义乌金城国际社区的情况,从移民者个人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治理层面进行理论视角的回顾分析,从社会工作视角透析义乌国际社区的介入实践,展示了社会工作在提升义乌外籍居民参与能力和融入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他提出从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社区教育参与,社区组织建设参与六个方面进行实践,以提高外国居民的参与能力。
武艳华副教授发言的题目为“跨国劳工、中介组织生态与制度嵌入:劳务移民的跨国流动秩序——基于D县二手外派劳务市场的分析”。她从跨国劳务市场发展、劳务移民数量增加及跨国劳务纠纷三方面阐述了问题缘起,并从跨国劳务市场的历史、劳务中介的角色与行动、影响劳务中介的制度与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已有的相关研究,再结合江苏D县劳务中介实践展开具体分析。在分析中,她阐述了劳务中介组织的跨国运作流程、秩序及冲突等问题,剖析了“获利”是劳务中介运作的硬激励以及政府、市场及移工三大维度的“选择性”行为等背后的制度环境的作用。
本单元由马萧老师进行评议。她认为陈老师的研究提出了主动嵌入的框架,但如何将嵌入概念化、理念化是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她提到武老师展现了典型的案例,很有现实意义,但可以在学理上继续补充。其次,她提出移民中介很重要,以往研究都强调非正规中介的负面作用,但本文提及非正规中介的作用也不全是负面的,有一些积极作用,有新意。最后,建议将劳务中介的软激励进行深入挖掘。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移民组织、社会工作与治理。王海宝老师的发言题目是“城市集中安置扶贫移民社区政治组织的运作机制与贫困治理”。首先,提到社区调研政治组织的运作还有欠缺,于是他进行组织调研。接着,王老师指出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移民社区研究对党建社区的研究尚不充分,于是他选取贵州某县作为案例。他发现移民安置中党建组织工作的三个特点组织体制的全面覆盖、工作网络的全面优化和政治引领的全面到位。最后,他阐述了党建组织运作机制的四个步骤及优化措施。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嵌入,对迁出地和安置地进行管理。第二个步骤是整合,多功能整合,为安置社区谋求长远发展。第三个步骤是链接,有很多复杂关系的运作,需要链接各种资源。第四个步骤是认识,通过多种社区活动推动居民文化认同。
梅小亚老师发言的题目为“需求导向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社会工作探讨。”她以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为例,探讨易地搬迁中存在的问题。梅老师认为,易地搬迁居民的第一需求是身份感需求,第二就是生产技能的需求。开展就业培训为主的社工介入,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融入感。最后,梅老师提及社会工作是易地扶贫搬迁重要的探讨课题。为提高居民归属感,实现搬迁移民的长效脱贫,社会工作可以与政府合作,提升专业增强精准性,共同建构易地搬迁的扶贫成果与治理机制。
本单元由吕云芳副教授进行评议。她认为两位老师研究的课题非常有意义,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吕教授认为这两篇文章可以进一步做理论提升和概念总结。最后,吕教授提出了移民搬迁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疑问,并和两位老师进行交流与探讨。
论坛临近尾声,王毅杰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王老师表示从这次论坛收获很多,期待各位与会老师们日后的合作交流。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杨梓聪、顾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