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心发展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0-06-29

2020627上午,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心发展研讨会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会议室(线下)和腾讯会议(线上)同步举行。社科处李娜副处长、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新华教授、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施国庆教授等对分别代表学校、学院以及学科致辞,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教授,社会学系王毅杰教授、许佳君教授、顾金土教授、武艳华副教授、张虎彪副教授等多位老师汇聚校内,亓迪副教授等多位老师云集网络。本次活动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涛主持,全国各地从事环境社会学环境的校友在线上参加活动。

会议伊始,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教授做了中心发展情况报告。他表示2010年成立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是基于此前深厚的学科积淀。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后,获批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余项、教育部及江苏社科基金十余项,涉及水污染、垃圾处理、低碳社会、海洋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最后,陈阿江教授报告了中心近期拟开展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思路。

河海大学社科处李娜副处长对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是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她同时期望中心能够积极加强与校内外环境研究领域的团队开展跨学科研究,在交叉领域产生优秀研究成果。她表示,会从工作职责出发,积极支持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新华教授表示他看到了勃勃生机、潜力无限的环境社会学。他代表学院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校友对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同时,他祝愿中心的机制更加健全、成果更加突出。最后,他希望中心能够发挥河海社会学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智库。

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施国庆教授对中心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建议。一是要有“坚持”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良好的积累促进学科发展;二是要敢于创新,不断开拓;三是要搭建好的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加大与校内、校外以及国外相关研究团队的合作,开拓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积极链接优秀校友形成研究共同体。最后,施老师提出殷切期望,希望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各位同仁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并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各位校友云聚于腾讯会议,与校内各位专家学者开展线上座谈。各位校友分别向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同时就中心发展以及校友的学术发展与学术交流提出了建议。与会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做了积极回应。王毅杰教授提出了跨学科的研究思路,提出研究资料的来源不应局限于访谈,应该扩展到地方志等相关历史档案文献,应该更加关注制度等更加宏大的议题。许佳君教授和顾金土教授回顾了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并针对环境社会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此外,张虎彪副教授、武艳华副教授等分别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对研究中心的发展和各位校友的学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会议尾声,陈涛副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校友的积极支持和响应,表示中心将以成立十周年为契机,开启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他同时欢迎各位校友积极关注并参与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后续学术活动。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吴晓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