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社会学经典读书会第三期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19-10-29

20191028日下午两点,河海社会学经典读书会第三期在厚学楼401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由沈洪成副教授作为引介人,并邀请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徐天宏,王雪以及硕士生王上青三位嘉宾作为评议人。读书会的四位报告人分别为刘明珠、李芊趣、张心仪和李懿。此次读书会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党支部主办,《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具体承办,本科生王岚茜主持。

读书会伊始,沈洪成老师为我们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希望我们静下心来阅读文本,取得收获。随后,沈洪成老师阐述了自己对于《自杀论》一书的见解:《自杀论》不仅仅是进行自杀这一单方面研究,而是试图利用经验研究来提取社会运行的潜在逻辑;此外,《自杀论》所研究的自杀现象虽远离常人的日常生活,但是自杀作为社会的另一面是确实存在的,我们去探究社会的另一面,就是在尝试完整的认知社会;最后,我们理所应当的就能发现人类当下文明发展的处境,拥有一种社会学的情怀。这三个层面被完整的统驭在涂尔干的《自杀论》之中,因此该书就拥有了相当的阅读价值。

第一位报告人是刘明珠,在关于《自杀论》序与导论和第一部分的讨论中,详实的列出和初步解读了涂尔干的主要观点,同时在关于涂尔干对于自杀动机的解释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最后表达了对于涂尔干的繁琐赘述的不理解。刘明珠认为,涂尔干在第一部分中对于自杀现象的解读,更多采取了一种排伪的态度,从而引出第二章。

评议人王上青认为涂尔干运用统计数据,试图将自杀从心理学领域拔出,成为社会学问题,是理解第一部分最重要的关键。评议人徐天宏强调,我们在阅读和理解原著时,一定认识到作者身处的社会事实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对过往典籍的怀疑当中,也要学会理解,发现与当下的逻辑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之处。评议人王雪认为课件和讲述中规中矩,然后仔细问答了刘明珠的关于忧郁、种族、自然因素和仿效等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认为涂尔干只是想要通过同一个材料来证明不同的观点,所以稍显繁琐。沈洪成老师认为该书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繁琐之嫌,但其实质上是西方社会科学写作中所蕴含的“证明”思路的一种表征。紧接着,沈洪成老师结合三位评议人的评述,认为涂尔干需要证明社会学的学科合法性,需要用一种立体的架构来描述自杀现象,所以文本中相对冗长的描述也就显得相当必要。

第二位报告人是李芊趣,所探讨的是《自杀论》与中国式自杀的比较。详细解释了《自杀论》中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型自杀的现象和成因,紧接着以宗教作为切入点,结合《浮生取义》解释了中国式自杀的特殊性。

评议人王上青认为在大家认识涂尔干如何拆分自杀类型的时候,需要去真正理解为何进行如此分类,而不是简单得到一个认知。评议人徐天宏认为能够将中国与西方自杀进行比较十分亮眼,提出如果报告人能够深入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极大程度上用来审视涂尔干观点的普世性和科学性,所以没能深入便成为了遗憾。评议人王雪认为中国式自杀和《自杀论》中的观点没有一种断裂式的区分。沈洪成老师认为报告人提出的问题虽好但尚早,我们在读书时必须要熟悉文本然后扩展到衍生文本,否则既无法深入理解原生文本,对衍生文本的理解也不会十分深入,甚至会产生误解。沈洪成老师认为涂尔干对于自杀的分类依据始终要放在特定的时空域中,对应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以宗教为维度进行具体的区分,所以这也是涂尔干的理论不适用于描述中国式自杀的原因。

第三位评议人是张心仪。简单进行开场白之后,张心仪展示出数据图来引入涂尔干关于社会自杀根源的研究,然后表达了对于涂尔干将抑郁排除在外,以及对涂尔干使用行会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的怀疑。报告人结合实际,提出中国青少年自杀如何通过《自杀论》的角度来理解的问题。

评议人王上青首先回答了青少年自杀的问题,她认为中国青少年自杀也是可以参考涂尔干的论点的,通过详细的解读,她希望同学们在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同时也要做到忠实于文本理解。评议人徐天宏希望报告人能够不仅仅局限于该书,而是要大量阅读该方面的论文等来扩展视野。随后,徐天宏指出只能通过抑郁这一表象与致郁的社会成因之间的关系解释自杀率的变动,而不能着眼在个体层面,才可以避免解释链条的断裂。评议人王雪对行会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具体区分了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的差别,解释了涂尔干推崇行会的宗教原因。沈洪成老师对张心仪的读书方式赞赏有加,认为这种“裂缝”式的读书方式非常有利于切入文本并提出问题。然后,对涂尔干推崇行会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涂尔干研究问题需要一个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间组织来深化解释;而不适用于中国的原因是,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体态导致了中间组织职能转移到国家,因此出现理论不匹配的情况。

第四位报告人是李懿。李懿对整个文本进行了一个概览式的总结,随后联系实际表达了自杀现象需要通过社会环境来理解的观点;最终,李懿的关注点立足在了涂尔干使用的共变法和具象化的操作手段之中,倡导大家学习使用。

评议人徐天宏率先发问,质疑了共变法的科学性,认为共变法实际上不能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运用在研究当中。沈洪成老师说明,涂尔干使用共变法作为研究方法受制于当时不完善的数据统计手段,所以使用共变法本身并没有问题。

四位报告人报告完毕后,沈洪成老师、三位评议人和全体同学进行了激烈的交流,抒发了各自的见解,加深了对《自杀论》,对涂尔干思想观点的理解。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读书会完满成功。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胡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