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霖亮副教授讲座:电商经济与中国软实力:一种国际关系人类学的尝试

发布时间: 2019-10-11

20191010日上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九十二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钱霖亮副教授做题为“电商经济与中国软实力”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胡亮副教授点评,公管院众多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钱霖亮副教授向师生简述了本研究的时政背景,即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将提升我国的国家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接着对软实力的概念进行解释并与硬实力作了区分,指出软实力是指用既非武力、亦非金钱的方式来促进合作,主要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以及为实现这些价值观做贡献的正义感和责任心。钱老师列举了好莱坞电影和麦当劳的例子,表明跨国企业通过精湛的营销策略向世界各地传播政治、文化和价值信息以及自身现代化的国家形象。

接着钱老师指出当前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软实力建设沿袭国内的宣传模式,由政府主导,非政府部门的参与相对有限;其次,在内容上侧重于推广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很少成为传播的主题。钱老师以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义乌收集的田野调查素材和外文媒体报道阐明对外传播中国电商—互联网经济以及文化影响可以作为提升我国软实力的一个切入点。在谈到海外视野中中国电商经济的崛起时,钱老师通过阿里巴巴这样一个正面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商经济富有活力的一面。许多澳洲人士以及其他国家的人都对阿里巴巴集团表现出认同以及赞赏的态度。同样是扩展海外市场,与其他一些中国企业相比,阿里巴巴集团相对民间的色彩及其领导层更加国际化的商业运营手段使其更容易被海外受众接受。在新加坡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更是出现了电商产业发展中的中国依赖,新加坡政府和社会都承认该国电子商务“落后中国至少十年”。

软实力不仅有对外的维度,也有对内的维度。钱老师指出,中国电商企业和电商经济在软实力建设上的功能还体现在增强国民对本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的信心上。根据在义乌搜集的田野调查素材和访谈材料中可以看出,许多成功的网商对个人事业和中国经济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一位从事电商行业的受访者认为“跨境电商如果做起来,电子商务很可能以后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些都体现出电商从业者们对中国电商—互联网行业成就的自豪感。

讲座的最后,钱老师对本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四方面总结:第一,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两国的主流媒体和民众对中国电商经济的崛起基本持正面看法;第二,对义乌卖家的访谈显示出电商从业人员对其行业充满了认同和期待;第三,由民营企业主导的中国电商产业通过自身发展在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提升了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软实力;第四,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人在内的非政府部门可以在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上发挥巨大作用。

在本次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以热烈掌声感谢钱霖亮副教授为众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汝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