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社会学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暑期调查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19-10-11

201992426日期间,河海大学社会学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暑期调查报告会分别在厚学楼401909会议室举行。此次报告会共有 21名同学参加,社会学系部分老师参与点评,部分2019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旁听此次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采取分组汇报的形式,分为四组并采取口头汇报的形式,时长为10分钟。每位汇报人邀请到两位学生作为评论人参加,每位评论人评议的时间为两分钟。

第一小组于925日下午两点半在厚学楼909召开暑期调查报告会,出席的老师有陈阿江老师、陈涛老师、邵占鹏老师。第一位汇报的同学方瑞安以宿迁耿车镇为例,向在座各位老师汇报了假期关于对乡村污染工业绿色转型过程的研究。第二位汇报的同学马超群暑期报告的研究主题同样是自己对乡村污染工业进行绿色转型的思考。第三位汇报的同学是孙安琪,她的暑期报告则是以农村人口向外流动情况与村庄变化为主题,探索伴随人口流动会对农村的方方面面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带来新的改变?第四位汇报的同学安瑛楠基于自己对马头村的调查,想要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第五位汇报的同学陈交交则是将研究焦点放在了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化工园共同体构建的实践道路发展上。

第二小组的报告会于924日下午两点在厚学楼909举行,出席的老师有王毅杰老师、胡亮老师、亓迪老师、毛绵逵老师。第一位汇报人白杨与第四位报告人周玉娟共同关注到了国家对于海南省保亭县精准扶贫的问题,并对其展开了研究。第二位汇报人吴晓璐同样以海南省保亭县为例,分析了当地政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的组织体系保障与运作模式。第三位汇报人未兰兰将研究目光投向了小学生课外辅导以及对其家长行为进行研究。第五位汇报人卞维维与第六位汇报人郑玉婷则是共同关注到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生态问题,并分别对其展开了调查。

第三小组于926日下午两点在厚学楼401召开暑期调查报告会,参会老师有张虎彪、沈洪成、毛绵逵、丁百仁。第一位汇报人李珂和第二位汇报人宫晓爽报告主题则是针对当下旅游村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再思考。第三位汇报人孙婷则是将研究目光投向了现代社会中母职的变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困境等问题。第四位汇报人费露露则是关注到了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计与生活问题。第五位汇报人刘青青对海南省一个村庄的农户生计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第四小组的报告会于926日下午两点在厚学楼909成功召开。第一位汇报人茹溪以额济纳旗为例,针对黑河水环境治理从而对其生态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第二位汇报人施嘉怡暑期对南京市工地扬尘政策实施情况展开了调查。第三位汇报人姚玉铃对当代婚姻干涉以及背后的复杂性代际关系进行了研究。第四位汇报人李雪的则是对安徽省精准扶贫现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调查。第五位汇报人汪凤兰暑期研究了当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分析了背后的动力机制。

通过暑期调查,2018级社会学硕士生将上一学年的学习成果成功应用于实践。可以说,本次汇报全方位地检验了同学们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力、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社会调查能力。报告会中,各位老师深度剖析了每一位同学的调查报告,从选题方向、研究方法、分析过程以及本文格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见解。在场同学纷纷表示赞同,并且认识到了自己调查中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老师们的指导建议。

报告会气氛热烈,成功圆满。此次暑期报告会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调查成果的机会,为一年级研究生提供了汲取经验的机会,也为社会学系全体师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为后期毕业论文的顺利开题和答辩奠定了良好基础。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孙婷供稿)

 

2018级社会学硕士(社会学系)暑期报告会安排表

 

第一组

姓名

题目

导师

方瑞安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工业转型研究——以宿迁市耿车镇为例

陈阿江

马超群

乡村污染工业的绿色转型——以S村为例

陈阿江

孙安琪

农村人口向外流动情况与村庄变化--基于对H村的调研

许佳君

安瑛楠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马庄村个案研究

陈涛

陈交交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化工园“共同体”构建实践探索——以J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为例

陈涛

组长:马超群        参与老师:陈阿江  陈涛  邵占鹏

时间:925日下午2:30

地点:厚学楼909

 

第二组

姓名

题目

导师

白杨

制造“贫困”:一个非贫困村庄的“贫困”再造

王毅杰

吴晓璐

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体系保障与运作模式---以海南省保亭县为例

王毅杰

周玉娟

“精准政策”与“偏差落实”——基于对海南省B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调查分析 

王毅杰

未兰兰

小学生课外辅导家长行为影响因素探究——X教育机构为例

徐琴

卞维维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中的“人-田”关系

胡亮

郑玉婷

四素人生:哈尼梯田的生态与危机

胡亮

组长:吴晓璐    参与老师:王毅杰  胡亮  亓迪  毛绵逵

时间:924日下午200

地点:厚学楼909

 

第三组

姓名

题目

导师

宫晓爽

“租赁的诅咒”:景区依托型旅游村不同的发展之路

张虎彪

李珂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村民的“流”与“留”——以南京市江宁区观音殿为例

张虎彪

孙婷

母职的“惩罚”

沈洪成

费露露

废品回收之家的“蜗居”生活——基于南京市小荆村河南租客的分析

沈洪成

刘青青

小农户如何与市场衔接——一个黎族村庄的生计实践

毛绵逵

组长:费露露       参与老师:张虎彪  沈洪成  毛绵逵  丁百仁

时间:926日下午2:00

地点:厚学楼401

 

第四组

姓名

题目

导师

茹溪

黑河水环境治理对生态社会效益的分析——以额济纳旗为例

顾金土

施嘉怡

南京市工地扬尘政策实施情况调查

顾金土

姚玉铃

婚姻干涉背后的复杂性代际关系——基于南通地区家庭的个案调查

沈毅

李雪

精准扶贫,组织内动员方式与基层分化——以安徽省X区为例

沈毅

汪凤兰

乡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旅游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南京G村和黄山Y村的调研

叶南客

组长:茹溪       参与老师:顾金土 沈毅   杨方  周东洋

时间:926日下午2:00

地点:厚学楼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