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下午,“田野奖学金”评选暨暑期调查动员会于厚学楼401室成功举办。社会学系顾金土教授、胡亮副教授和沈洪成副教授参加了这一会议,郭力、余佳琦、任宇东、卜莲秀、余静、刘青青六位报告人参与汇报,2018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等众多同学参与会议,会议由《河海社会学》编辑部孙婷同学主持。
在热烈掌声中,第一位报告人郭力开始了自己题为《制度移植、发展幻象与组织适应风险——以生源竞争中的某民工子弟学校为例》的汇报。郭力将自己的汇报分为四个部分:计划准备篇、阶段工作篇、调研过程篇和文章框架篇。汇报中,郭力首先强调了选题过程中一定要确定自选还是非自选,并以自己的选题过程为例提出要将一个笼统的主题缩小化。在这里,郭力主张,没有一簇而就的题目,选题切记审慎。随后,郭力具体向与会人介绍了自己在江苏省昆山市的阶段工作经历,详细说明了如何进入调研地以及如何进行后续工作;紧接着又探讨了调研过程对她带来的启发——反思与记录应当同时进行。最后,郭力简单的讲述了文章架构和行文思路。
第二位报告人余静汇报的文章题目是《国企改制社区居民关于棚户区改造的抗争——基于南京JS社区的案例》。在选题与背景中,余静展示了自己在选定问题时的研究缘起和选题选点过程,充分展示了在无预设情况下对于调研地情况的合理应对手段。在调查过程讲述中,余静详略得当的分别讲述了调查对象选取,调查方法的运用,调查信息的处理和文本呈现四个方面。最后,余静通过案例讲述,得出自己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感受和关于调查方式应当直奔中心还是广泛撒网的深入思考。
第三位报告人是博士生任宇东,他的汇报题目是《指挥部的运作机制:基于“合法性——效率性”的视角》。任宇东简单讲述了自己的研究缘起和写作思路后,主要分析了自己关于文章内容的演绎思路。其中在研究思路方面,为与会人员展示了表象——指挥部运作机制的合法性与效率性与本质——制度主义和交易成本理论的潜在关系。随后又讨论了科层再组织化的相关问题。最后,任宇东分享了自己关于调研应该怎么做的看法,即对什么感兴趣就干什么和擅长什么干什么的观点;关于论文写作,也为大家提供了不错的建议。
三位报告人都报告完毕后,三位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对以上三场汇报的评价。顾金土教授认为,第一篇论文十分契合时下需求,在进入调研地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但在与调查对象交流的环节有所不足,并且,也不应该直接判定研究结果,持一种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所研究的模式,更要合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第二篇论文在没有预设的情况下去,即有可能顺利成功,也有可能会导致偏颇,不能客观公正,反思了要熟悉大历史才能识别利益导向的话语;并且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还是要以中性词为主,注意把握尺度。其优势在于切合了热点现象,思路很好,调查方法比较不错,认清了自己的优势。胡亮副教授认为第一篇论文单从调查角度讲是不错的,但思考后一定要把情绪化的产物逐渐用学术化的成果来吸收掉,要超越批判;并且由于欠缺时间,研究程度上尚浅。关于第二篇论文,胡亮副教授认为最主要的方面是怎么发现新问题,因为在学术研究中创新性是很重要的;当然,令他欣赏的是该调研过程体现了怎么找新问题,找到新切入点的技巧。沈洪成副教授对三篇论文一起做了评价,认为调查投入大量时间,大量的积累资料,要把资料整理清楚并成型,是要以故事为中心,围绕一个事件来写,这样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好写,也更易为硕士阶段接受。两位硕士同学的论文都是在资料上讲事情,而博士的文章则理论性色彩浓厚,框架突出,定位清楚。由此,告诫我们要注意访谈观察和基础资料,把模糊的东西具象化,清晰的呈现,不能用观念性的判断来写死资料。
第四位报告人卜莲秀作了题为《产业发展为何难以摆脱小农模式》的汇报。她为我们展示了她选择和进入调查地点所遇到的重重难点,也展示了她不断获取信任,与当地人关系渐进,最后成功得出研究主题并小有收获的过程。报告展示了生存与理性之下的小农状态和生态、扶贫双重束缚之下的基层政府的窘态。最后,卜莲秀提出了自己结束调查也要与调查对象保持联系,跟进调查,尽己所能的观点,并建议在田野调查中一定要注意调查笔记的整理、数据资料的收集、调查主题的具体化、调查心态的处理和安全问题。
第五位报告人是余佳琦,作了题为《抱团生活的“融入”与“退出”——以一对参与“抱团养老”的老人为例》。汇报简单介绍了自己的选题缘起,点明了家乡社会学的便利性;在入场过程中,也是充分利用熟人关系,才能牵线搭桥,进入调查地点。
第六位报告人刘青青作了《”人鬼共地”:双重动机下的交换结构》为题的汇报。刘青青先通过房价这一现实阐明了选题的现实意义,又用邻避效应解释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她随后表示在进入调研地时,取得信任,找到关键信息人,也是提高访谈效率的重要保证。谈及调查,刘青青详细的介绍了调研地的地域背景、事件始末,提出交换动机和经济利益与“人鬼共地”之间的因果关系。
最后三位报告人报告完毕之后,三位组织人进行了相关点评。顾金土教授总体来说认为做调查要有社会学视角和调查意识,要参与到实践中去,因为一手资料是十分宝贵的,同样,时间周期要是要注意的。当然,要需更加深入的研究,后续逻辑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胡亮副教授认为卜莲秀的调查事实清楚,但在寻找视角并拔高的情况中,回应了什么理论要提一下。第二个报告只要能把矛盾讲出来就可以了,焦点要清楚,细节的东西要详尽的了解,更应该多讲一讲。对于第三场报告,胡亮副教授认为因果要素不能简化,分析层次有一定问题,一定要掌握材料。
最后,经过评选,任宇东和余静被评选为特等奖,郭力、卜莲秀、余佳琦和刘青青被评为一等奖。在热烈的掌声中,“田野奖学金”评选圆满结束。
评选环节结束后,顾金土教授和沈洪成副教授对暑期调查开展动员,阐明了相关事宜,对暑期调查提出要求,鼓励学生们在一年的课程学习之后,亲身实践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