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下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七十三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401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荣幸邀请到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教授做题目为“人口、城市与房地产业发展”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河海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建元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参加。
陈友华教授以自身学识和经验出发,从人口、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及其购房要略和思考四个部分进行主题讲座。
第一部分,人口。陈友华教授认为谈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人口。从人类的发展史研究,阐述了人口是不断集聚的特征,提出田园型或花园型城市因为经济不景气正在逐渐走向衰败,紧凑型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的想法。同时针对耕地节约和浪费进行分析,得出耕地保护应该是靠城市化与土地私有化,并走紧凑型城市之路。在生育率与人口分布关系上,指出低生育率对应空间上的收缩,而高生育率对应空间上的扩张。
第二部分,城市:城+市。陈友华教授阐释了城市的含义,即是各种功能建筑聚集的地区,在生活中提供人们各种需求的便利。城市化发展变动规律是呈S型曲线或Logistic曲线变动。并阐述大城市化、沿海化、紧凑化和“碰撞理论”,进而指出中国城市化的区域特点与未来。
第三部分,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及其购房要略。首先陈友华教授以人口和城市化为基点,分析了房产投资周期、房价涨跌的决定因素、房产的交易成本与资产属性。其次以世界一线城市房价的纽约作为参照样本,运用齐普夫定律和整体判断,说明了经济与房地产的关系。再以南京为例,阐述了开发商、招商的命运,从时间维度对南京房价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购房行为与生活态度:投资房产,家庭就有了共同目标,心态就平静下来了,工作会更加努力,无谓的消费降低了,家庭和谐了,未来充满希望了。最后对购房者建议是要宏观和微观把控,看准方向,把握大势,并考虑地点、行情、物业和价值等多种因素。
第四部分,思考。陈友华教授针对商品房究竟是为谁而建造的、买不起房子的责任究竟在谁、尊严靠赐予还是个人努力争取等九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引发在座的师生进行思考。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对本次精彩的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冉美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