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社会学“学长说”(第一期)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18-12-02

2018121日下午,“河海社会学学长说(第一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401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荣幸邀请到了四位河海大学社会学优秀学长回校,向大家讲述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和工作经验。他们分别是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系王开庆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仇凤仙副教授、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学系耿言虎博士以及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毛卓夫老师。本次活动由社会学系博士生薄小奇主持,众多学生参加。

首先,王开庆学长的分享主题是“爱在河海,未远行”。学长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为主线,分四个部分进行讲述。第一部分是“职业驱动下的研究生生活。学长指出,学写论文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一是以他人的优秀文章为榜样,二是阅读经典书籍;三是多参加社会调研。第二部分是“生活的不同面向”。学长提到,制定小目标会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焦虑,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第三部分是“孰轻孰重:工作与生活”。学长根据自身经验指出,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第四部分是“英语的重要性”。学长提到,不要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影响到自己未来要走的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其次,仇凤仙学姐的分享主题是“坚持梦想,脚踏实地”。学姐同样以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为主线,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博士生活”。学姐指出,研究生与博士的学习生活是一个追问自我的过程,是一种向内的拓展。我们需要坚持,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美好品质。我们也需要打开思维的张力,善于想象,大胆测试。我们还需要与同辈群体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这不仅会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也会带来灵感与智慧。第二部分是“工作生活”。学姐提到,工作是一个向外拓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与他人进行对话。同时,工作会使人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第三部分是“做一个勤奋的人”。学姐勉励大家做一个敢于吃苦、立刻行动的人。

再次,耿言虎学长带来了一些经验分享。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需要心无旁骛,每个人都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第二,只有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从容应对人生中的逆境;第三,在研究上要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第四,要做“行动的巨人”,光想不做没有用。

最后,毛卓夫学长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做题为“社会工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思考”的分享,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第二部分是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学生工作现状。学长指出高职学生特点,他们在自我约束人生理想方面的表现比较特殊。这与学生工作教师团队的不专业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学长在第三部分从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功能作用的互补性、工作方法的关联性对社工介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是“社会工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学长分四个维度进行阐述,分别是服务理念的新型关系、优势视角下的个别辅导、需求评估下的小组工作以及项目化运作下的班级建设。

本次活动结束后,与会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四位学长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次活动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河海社会学学长说还将继续举办下去。届时我们将邀请就职于不同行业的学长回母校讲诉他们的故事。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施嘉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