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挑战、机遇与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8-11-29

20181128日,“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挑战、机遇与战略”研讨会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室成功举行。本次邀请了来自南京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常州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河海大学众多师生参加,围绕“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挑战、机遇与战略”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开幕式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金土副教授主持,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致辞。王毅杰教授对新形势下社会组织进行了简要概述,阐述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主题,并致谢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对河海大学的大力支持。

第一讲,南京工程学院张伟老师作了题为《社会工作机构的生存现状、机遇与发展策略研究》的报告,分析了社会工作机构的生存现状,运用数据展示了社会组织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提出了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中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问题反思,并从宏观社会政策和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了社工机构的机遇。从挑战出发,提出了社工机构可以从标准化、专业化、公司化和项目化的方向努力等策略。最后进行小结,分享了自身的体会。

第二讲,南京邮电大学的崔效辉副教授根据自身经验和研究,展示了题为《迈向普惠福利的儿童政策成效研究》的报告,介绍了此项研究的缘起及意义,阐述了普惠社会福利和特惠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从座谈和问卷分析中总结了如下五条结论:困境儿童政策范围逐步拓展,但政策体系不健全;服务的资源大幅度增长,但总量很少;政策机制初步理顺,但行政体系薄弱;困境儿童政策社会影响很大,但理念滞后;迈向普惠儿童福利的政策机制尚未形成。

第三讲,常州大学翟进副教授在题为《小微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报告中,从小微社会组织的标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的三方面探讨,提出了在当今新形势下,小微社会组织面临了如行业难以形成自律机制,社会认可度低等诸多挑战。

第四讲,河海大学顾金土副教授作了题为《机构+农妇:一种养老服务方式的探讨》的报告,从“公司+农户”中获取灵感,进行了“机构+农妇”的养老服务方式的探讨,从案例介绍和条件评估中体现了养老服务实践中寄家养老模式有一定的成效,适合持续发展,他从农妇的责任、机构、机构与农妇合作和农村住房改造/拆迁问题方面阐述了寄家养老模式的前景挑战。

第五讲,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鲁兴虎副教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报告中,基于农村的历来发展情况,阐述了乡村振兴之路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并指出了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应当发挥“聚”、“传”等作用。在当今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组织面临了一般性的人财物困境、基于制度不完善的“合法性”问题、基于现有行政话语体系的相应限制等障碍。

第六讲,江苏师范大学魏晨副教授做了题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中治理结构与管理结构研究》的报告,以苏州背景阐述中国公益分期逻辑下的社会组织,进行了管理假设,认为再·生产·社会尤为重要,提出一线社工、二线项目、三线组织、四线平台、五线产品、六线研究、七线社企的想法。

第七讲,淮阴师范大学赵海林教授在《社会组织发展的营公环境》的报告中,介绍了营公环境的概念、重要性、特征等,阐述了营公环境不佳的成因,相应的提出了4个对策:明确政府的主体作用、加强政府和社会合作、推进社会领域的分类“放管服”、坚持营公环境的公共性导向。

在主题主讲过程中,各方专家学者对主讲人的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从自身的经验表达认同和提出见解。

最后,本次研讨会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作了会议总结,他对本次研讨会各方积极参与、辛勤准备表示诚挚的感谢。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冉美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