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教授讲座:不负过去,笑迎未来——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18-09-28

2018927日上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五十七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励学楼109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张曙教授做题为“不负过去,笑迎未来——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探索”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参加。

张曙教授以亲自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的经历入手,从以下方面着手阐述了对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探索。

首先,张曙教授以汶川灾区中学校社会工作所服务的个案对象作为案例向师生们介绍了模式探索中的志愿服务期、模式探索期到模式提炼期所需要实施的各项步骤。同时,在运用社工方法对灾后学校重建的需求进行评估,将服务对象辐射到家长、教师以及社区居民,再拟定整体目标,整合资源,形成项目内容和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模式。

其次,张曙教授以自身参与灾后重建学校的经验为例,展开了对服务需求评估、服务目标定位、服务模式运作以及社会工作者专业成长的深层阐述。张曙教授也指出,对于高校服务团队所参与的学校社会工作,应该在多元综合导向下,以需求、问题解决、专业为本来调整理念与政策,逐步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最后,张曙教授指出,只有恰当评估好服务对象多元的需求,准确定位好服务过程的目标,才能将服务成效实现多赢。同时,张曙教授也希望通过“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实施和经验总结,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及社会公益服务组织可以汲取到更多灾害社会工作救助的经验,探寻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和本土方法、全面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机构项目管理能力,并表示这些探索可以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对本次精彩的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



(河海大学MSW中心 蒋杨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