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于7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本届年会共设68个分论坛,参会人员2000多人。年会期间,由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水与社会’论坛——当代中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于7月16日下午召开。
论坛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赵万里教授主持。赵万里教授简要介绍了本届论坛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者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教授做了开幕致辞。洪大用教授简要回顾了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并从水问题的重要性、水污染的严重性、水资源的稀缺性等方面强调了水议题的重要性,期望本次论坛能为水及其相关议题研究搭建平台,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陈阿江教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基本情况。陈阿江教授认为水问题与人的行为、观念以及社会习俗等问题存在密切联系,“水与社会”论坛为学界深化相关主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和尝试。
本次论坛的参与者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等多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论坛共设立四个议题,分别为“人水关系与生态建设”、“河流保护与环境政策”、“环境污染与水源保护”、“环境行为与环境治理”。四个议题分别由河海大学王毅杰教授、河海大学陈阿江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王书明教授、《学海》杂志社毕素华研究员主持。华东理工大大学石超艺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荀丽丽副研究员、贵州财经大学罗桥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赵卫华副教授、南开大学王琰博士等13位报告人围绕各项议题依次进行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肖晨阳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卢春天教授、华东理工大大学石超艺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荀丽丽副研究员针对发言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本次论坛上,发言人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精彩的发言。论坛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参会者围绕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思想碰撞。在论坛闭幕式上,陈阿江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并期待与会学者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届年会还得到了《学海》、《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鄱阳湖学刊》等期刊的支持。在本届年会闭幕式上,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胡亮副教授等人论文《海洋资源利用与人海关系变迁——对珠海市H村海域生蚝养殖的个案研究》被评为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据悉,“水与社会”论坛源自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等单位2016年召开的“水与社会”学术研讨会。2018年,在中国社会学年会上首次启用“水与社会”论坛名称,由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今后,将于偶数年份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召开。
(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杨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