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社会学田野奖学金评选暨暑期调研动员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18-07-08

2018629日下午,田野奖学金评选暨暑期调研动员会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会议室顺利举行。社会学系胡亮老师、沈洪成老师作为评委出席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分为田野奖学金评选暑期调研动员两个环节,由《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编辑部洪雪晴同学主持。

第一个环节为田野奖学金评选。田野奖学金是我校社会学系于2008年设立的一个奖项,设立初衷是为了鼓励同学们深入社会、扎根田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与实证研究能力。该奖项的设立也得到了访问学者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应用人类学研究所伍宁博士的资助。

根据评选规则,本次所有的参选对象均为《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系刊2017年度春、秋两季的发文作者,经系内老师初评,周雅静、徐胜兰、王刘飞等八名同学的八篇文章入围2017年度河海社会学田野奖学金的最终评选。他们的文章题目分别为:《“香火”延续与第三代姓氏选择:基于南通地区“双独家庭的个案调查》、《信仰与生活》、《转型社会中运动式治理的价值探讨》、《网络趣缘群体消费方式的社会学研究》、《关系贫困:移民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重建》、《制度认同和实践怠惰》、《Live house 亚文化空间内的活动分异及秩序调查》、《市场转型背景下居民社会比较的参照范围研究》。

每位汇报的同学就自己的文章进行十分钟PPT展示与陈述,随后由评委老师对汇报人的文章与现场陈述进行点评与打分。根据最终的评选结果,本次田野奖学金的一等奖获得者为周雅静、王刘飞,二等奖获得者为徐胜兰、王秋涵、赖慧苏、卢义桦、张露、卢楠。

会议的第二个环节为暑期调研动员会。首先由沈洪成老师向在座的学生介绍暑期调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接下来由2016级硕士研究生周雅静、徐胜兰、赖慧苏向2017级研究生分别介绍了自己去年的暑期调研经历,围绕如何选题、如何进入田野、调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做了经验分享。每个人不同的研究主题、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方法,所遭遇到的不同困境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动员会的最后,沈洪成老师鼓励2017级的同学认真做好本次暑期调研并与田野奖学金的获得者拍照留念。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编辑部 王乐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