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移民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17-06-22

2017618日,由中国社会学移民社会学专委会主办,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承办,黄河水利委员会移民局、三峡大学和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参与协办的第一届移民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江宁校区成功召开,全天共有将近20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

上午830分,开幕式在江宁会议中心准时开始,三峡大学段跃芳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涛珍教授、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陈绍军教授分别致辞,对移民社会学研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并对会议的圆满召开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开幕式之后,进入了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主旨报告共有6位移民相关领域研究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展现出在各自领域的独到见解。中国社会学学会原会长宋林飞教授系统介绍了“中国四大移民潮及其政策选择”,运用详实的数据、丰富的信息让听众感觉收获颇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施国庆教授介绍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移民社会学研究:挑战、机遇和战略”,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分析了移民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的状况,引起听众深思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移民社会学研究学者的责任和担当;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介绍了“移民与城市活力”,通过比较国内城市发展,展示了移民对城市活力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要增强城市活力的政策选择;复旦大学任远教授介绍了“迁移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若干问题”,扎实的理论功底,贴合现实热点的研究主题,深刻剖析了人口迁移流动背后引人深思的问题;南京大学陈友华教授介绍了“理性化、城市化与城市病”,具有激情的语言,深刻的分析,引发大家冷静反思城市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山东大学宋全成教授介绍“欧洲难民危机的新进展、特征与发展前景”,其运用详实的数据,结合现实中欧洲难民危机的现象,呈现了欧洲难民危机的图景以及未来趋势,其幽默的语言、颇具调理的讲述,让听众折服。六个专题报告,从国内移民到国际移民,从深入的理论研究到扎实的调研,给听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主题报告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小敏教授主持,刘教授用自己敏锐的思维捕捉每位主题报告的精髓,并言简意赅地呈现给听众,引发大家阵阵掌声。

下午1300开始, “水库及非自愿移民”、“城镇化与农民工”、“扶贫与移民发展”、“留学生”、“国际移民”五个专题论坛论在厚学楼210205206以及909同时开始,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和三峡大学等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分论坛的汇报与讨论。“水库及非自愿移民”分论坛共有16位代表发言,既有理论研究,更有具体事例的阐述,更主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城镇化与农民工”分论坛共有12位投稿人发言,涉及的研究对象广泛,资源分割、文化排斥、社会公平等都有涉及;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皆有;核心议题是社会融合,相对的是社会排斥;“扶贫与移民发展”分论坛共有14位发言者,研究视角既有宏观的国家层面,更有微观的个人层面,研究学科和团队跨度较大,政策层面思考建议和具体做法相结合;“留学生”论坛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在大会专题里专设一个全英论坛,给留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和平台,在交流过程中留学生论坛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来自肯尼亚、南非、厄立特里亚老挝、肯尼亚的5位留学生精心准备了汇报,分享了他/她们关于移民社会学研究的想法、自己国家的经验和政策,引起了参会者的共鸣;“国际移民”分论坛共有8位发言者,研究论文主题多样,囊括了中国、韩国、欧洲等国家的移民研究,在各自主题都有颇深造诣,想法新颖、深入。各论坛的精彩发言引发大家掌声阵阵。

下午1700各论坛专家学者结束了意犹未尽的专题讨论,齐聚在210参加闭幕式。复旦大学任远教授主持了闭幕式, 首先由各分论坛指定的总结人向大会汇报了各组讨论的主要议题、相关内容和创新之处。陈友华教授作会议学术总结,指出此次提交的论文聚焦于当前移民问题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于移民社会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在全体代表和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届移民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完成了各项会议议程,顺利闭幕。此次参会人员非常多,国内移民社会学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新生的年轻力量也崭露头角,讨论的议题非常广泛,涉及领域覆盖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口学,开拓了移民社会学领域的视野。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致闭幕词。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