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国家民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表彰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国共40个先进集体、404个先进个人获得表彰,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施国庆教授获得殊荣,因为工作出色,表现突出,荣获大会筹办工作先进个人。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于2009年7月27至31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成立的、在人类学和民族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世界性组织。联合会每5年举办一次世界大会,首届大会于1934年在伦敦召开,目前已经举办过15届。本届大会由中国首次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00多篇。大会设置了100多个专题会议,涉及到36个分支学科,基本涵盖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研究领域,体现了当前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本届大会主席瓦格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本届大会并讲话。会议成功举办,有力宣传了中国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促进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举办一届“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大会预定目标,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全体参会学者的广泛赞誉,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施国庆教授作为“移民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评价”2个专题论坛的中方主要组织者,为大会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世界银行原社会政策和社会学高级顾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Michael M Cernea教授共同倡议发起和主办了“移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响应与参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伦敦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国务院三峡办、广东省社科院、三峡大学和三峡学院等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发言,与会人员就当前国际和中国的移民政策、生态移民、环境移民、移民监理与监测、三峡移民等移民人类学众多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校施国庆教授、陈绍军教授、孙燕博士、胡亮博士等分别在大会上发言。我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世界银行联合主办了“社会评价”专题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围绕发展项目中的社会评价问题进行了交流,施国庆教授应邀主持了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言,陈绍军教授应邀对大会发言进行了评论。 参加并组织本次大会论坛是河海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含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充分展现了河海大学在学科前沿领域的水平与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我校与国内外人类学、民族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公共管理学院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