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出版简讯

发布时间: 2015-05-26

 

20105月,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王毅杰教授和高燕副教授等合著的《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一书,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06CSH008)”的研究成果。为期三年的研究中,课题组在使用文献研究、参与观察、访谈法、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获取了大量理论材料和经验材料,并撰成此书。

在当下中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问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研究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研究从“社会交往”和“社会认同”两个角度来测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程度。研究发现:1.总体上,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处于困境之中,且内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2.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遵循情境中文化建构的逻辑,表现出独有的特点;3.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多维度和动态性的特征,其身份认定更为模糊;4.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因素,按照其生活的情境,可划分为城市社区、家庭、学校,它们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具有一定解释力。总的来说,本书认为流动儿童是城市社会既定结构中的能动者,这打破了过去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僵化印象。

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普遍关注。2012年,该书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编辑部 张晓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