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娜娜

发布时间: 2025-06-24

[郑娜娜]的详细信息

姓 名

郑娜娜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66

电子邮件

zhengnafly@163.com

电 话

17715259100

行政职务

 

职 称

副教授

 个人简介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河海大学社会保障系,博士就读于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1月到20256月在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工作,20256月起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担任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移民社会工作专委会理事、江苏省老年学学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人口与社会》第一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口学会会员、江苏省社区发展研究会理事、南京老年学会会员等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为移民社会学、移民社会工作、人口社会学、贫困治理、乡村治理、文化遗产保护、老年社会保障等。主讲“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老年社会工作”等课程。

 主要出版物

1)《此心安处是吾乡:陕南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秩序重构》,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1月,独撰;

2)《留住乡愁: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的传承与重塑》,《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独作;

3)《Rural settlement of urban   dwellers in China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20241),SSCI,一作;

4)《农村老年群体数字贫困及其治理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24年第9期,CSSCI,一作;

5)《共同体语境下易地搬迁多民族互嵌社区的构建逻辑研究——以云南M搬迁安置社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CSSCI,一作;

6)《失据与扎根:新社区工厂的发展困局与破解策略——基于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学海》,2023年第6期,CSSCI,一作;

7)《家国共同体:国家与农民的社会联结机制 ——基于西部山区易地搬迁工程的经验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CSSCI,一作;

8)《空间变革下的生计策略与养老保障——基于易地搬迁老年移民养老方式的考察》,《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CSSCI,独作;

9)《易地搬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社会融入——基于陕西省西乡县的田野考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CSSCI,一作;

10)《清前中期汉中地区招民垦荒政策与移民迁移》,《中国农史》,2019年第4期,CSSCI,一作;

11)《政策执行与基层治理——基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案例分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CSSCI,一作;

12)《走向共生: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CSSCI扩展版,一作;

13)《易地搬迁移民社区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以陕南G社区为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北大核心,一作;

14)《生态治理背景下洪泽湖退渔渔民的可持续生计研究》,《水利经济》,2023年第5期,北大核心,一作;

15)《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乡贤振兴乡村的社会行动研究——基于成都P区多案例分析》,《人口与社会》,2025年第4期,一作;

16)《后扶贫时代易地搬迁农户返贫风险及其韧性治理研究——基于贵州省Z县的田野考察》,《人口与社会》,2022年第3期,一作;

17)《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唯实》,2021年第4期,一作;

18)《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的困境与治理路径——基于秦巴深度贫困山区的考察》,《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1期,一作;

19)《“新文科”背景下一流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实践与人才培养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年第16期,一作;

20)《实践育人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管理科学与研究》,2023年第2期,SCD,独作;

21)《一流专业背景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研究》,《物流科技》,2023年第23期,SCD,一作;

22)《中国节日志·秦淮灯会》,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8月,参编;

23)《热带民族地区发展型减贫研究:保亭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12月,参编;

24)《中国脱贫攻坚海南省五村案例》,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12月,参编;

25)《中国县域脱贫攻坚案例研究:人民至上的织金县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10月,参编;

 主要研究课题

1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返贫风险及其阻断机制研究”(2020-2024),主持,结项。

2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洪泽湖渔民上岸安居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20-2023),主持,结项。

32020年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京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2020-2021),主持,结项。

42023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治理共同体视域下易地搬迁多民族互嵌社区构建路径研究”(2023-2025),主持,结项。

 主要获奖成果

1)《南京市养老服务政策比较研究》获2020年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

2)《易地搬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秩序重构——基于陕南西乡县的田野考察》获2021年河海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走向共生: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化——来自洪泽湖的经验研究》获202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农村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的生成逻辑与弥合路径——基于D村的扎根理论研究》获2023年江苏省人口学界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5)《从嵌入到共生:社会工作服务站参与乡村治理的发展图景——基于南京市牌坊村社工站的个案研究》获2023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6)《南京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获2023年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奖;

7)《空间变革下的生计策略与养老保障——基于易地搬迁老年移民养老方式的考察

》获2023年盘古智库第四届中国老龄社会研究青年学术论文一等奖;

8)《共同富裕进程中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治理研究》获202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苏皖片区第十六届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9)《困境与破局:数智时代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研》获2023年第十八届大学生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获国家三等奖,指导老师;

10)《乡村“数”建,乡人“智”理:青年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探索和实践研究》获2024年第十九届大学生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获国家三等奖,指导老师;

11)《岘村来客:中产阶级逆城市化移民的社区融入研究》获2022年上海大学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项目资助计划,指导老师;

12)《从嵌入到共生:乡村振兴视域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功能与实践路径》获2023年上海大学第三届费孝通田野调查项目资助计划,指导老师;

13)《“双碳”目标下零碳乡村的模式探索与推广路径》获2024年“江煤科技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14)《数字驱动,“碳”索未来——南京市双碳农业发展现状及推广路径》获2024年“江煤科技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15)《兴禾聚力,守“湖”益+——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治理项目》获2023年第三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获优秀奖(全国百强),指导老师;

16)《数字技术赋能易地搬迁农户返贫风险治理研究——基于云南省M安置区的田野调查》获“行走的力量”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调研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

17)《人本与融合:社区营造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征迁安置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获“行走的力量”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调研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182020-2024年连续多年获南京邮电大学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192023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校先进工作者”;

202023年南京邮电大学第四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

212023年南京邮电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222023年南京邮电大学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232024年南京邮电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242024年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252024年南京邮电大学“课程思政”教学优秀典型案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