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斐

发布时间: 2025-03-22

[李晓斐]的详细信息


姓 名

李晓斐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2

电子邮件

lixiaofei@hhu.edu.cn

电 话

 

行政职务

 

职 称

教授

 个人简介

博士,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联合培养。20253月起在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工作。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乡村人类学,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城乡社区治理等。

学术兼职: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江苏省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移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主要出版物

《乡土秩序的文化阐释——一个中原乡域的地方观念与实践变迁》,知识产权出版社,2024年。

《民间权威与地方政治——一个中原乡村的传统蜕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年。

乡村秩序研究的事件视角:内涵与路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4).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

乡村善治的文化逻辑——以河南省 S 乡地方秩序变迁为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4).

从国家社会到生活世界:乡村纠纷治理再思考. 信访与治理研究,2022(2).

人类学民族学关键词:社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

传统的流动与流动的传统性——以豫西南W 乡为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2).

城乡一体化:小城镇理论的反思与扩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田野中的乡村与乡村田野工作的新挑战. 北京社会科学,2018(5).

当代乡贤:理论、实践与培育. 理论月刊,2018(2).

乡土社会“中心个人”的文化生产与当代转型——以河南省路村为例. 北京社会科学,2016(7).

当代乡贤:地方精英抑或民间权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分离与回归:中国乡村百年实践的现代性与反思. 思想战线, 2016(4), 被《历史与文化(文摘)》2016年第3期转载.

庙会、公共性与乡村发展的文化意涵. 西北民族研究, 2014(3).

观念、权力与文化图式的再生产. 思想战线, 2012(4).

社会多重性视野下的民间权威——以路村的田野调查为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现代性与民间传统的互动——以河南省路村‘院’‘庙’为例. 开放时代, 2010(4).

 主要研究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体化视角下乡村共同体意识重建研究,主持,在研。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主持,结题。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政治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主持,结题。

山西省社科联专项课题:明清晋商与沁河沿线村落形成与发展研究,主持,结题。

 主要获奖

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江苏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社科优青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