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敏教授讲座:从社会性到生活性:历史转型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的考察

发布时间: 2024-01-11

20231227日晚七点,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九十一期如期线上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童敏教授,做“从社会性到生活性:历史转型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的考察”主题报告。本次报告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毅杰教授主持,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会议讲述内容分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工作概念及环境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人在情境中”的整合模式三个部分。童敏教授引用实例,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详细阐述,让同学们对历史转型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工作有了深入的认知和思考。

首先童敏教授提出了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发生的变化。社会工作服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服务内容边界不清晰,核心概念难以界定。基于此,童敏教授指出社会工作需要考察专业的核心本质。通过回顾近15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历程,指出中国的社会工作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从以民政为主的人群帮扶服务,向以国家为主的基层治理服务的实践路径转向。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工作经历了从人群帮扶到社区治理的历史转型,这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采取的是一种场景化服务的实践逻辑,即在相对开放的社区现实生活场景中,帮助人们解决社区生活的问题,增强人们融入和改善社区现实生活场景的能力。随着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不断发展,它的基层治理功能越来越突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

其次,童敏教授从社会工作概念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角度分析,认为社会工作服务应重点关注环境带来的影响。基层治理能帮助人更有活力,这个人的活力既与环境有关,又与他自身参与的生活的好坏有关,因此基层治理不仅取决于他自身,还取决于环境的条件。国内社会工作发展既对环境提出了要求,也需要处于环境中的人有积极应对的能力。我国的社会工作服务具有场景性、变动性,依据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逻辑的核心特征,可以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是一种场景化服务。人和环境之间互动的关系,由原来强调主体客体的对立,到现在强调多元互动。以广场舞为例,童敏教授列举了社区工作中对社工提出的要求。人群帮扶是有关人的服务,社区治理是有关场景中人的服务,社区治理需要作为个人的“心理自我”与社会大环境中的“社会自我”深度融合。

最后,童敏教授创新性的提出一种“人在情境中”的整合模式,并指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不只是助人,更重要的是激发人在现实生活中改变的潜力,成为真正的自己。中国社会工作应该以普通人群为对象、以“自助”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人—场景”为观察框架、以提升行动理性为目标,具有自身独特的自主知识。童敏教授认为,这种社会工作实践知识,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工作所推崇的以“人—环境”为观察框架。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是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始终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场景中来考察,强调人只有超越自己观察视角的局限,从更多元的角度理解场景的变化,才能不断融入现实生活场景中,并且推动现实生活场景发生积极的改变。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的场景化服务探索的是一种个别化和多元化的服务。

从过去50年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来看,中国的社会工作经历了从人群帮扶基层治理的发展过程,只有建立在人与环境协同改变的场景理性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会议结尾,参会师生踊跃提问,童敏教授一一进行解答。最后,王毅杰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童敏教授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