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芝教授讲座:助人与受助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3-05-28

202357日上午10:00,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七十八期会议于厚学楼208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马凤芝教授,讲座主题为“助人与受助的理论与实践”。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毅杰教授主持,陈涛副院长、顾金土教授、武艳华副教授出席,众多学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王毅杰教授首先向参会师生介绍了马凤芝教授,并对马凤芝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讲座第一部分,马凤芝教授讲述助人与受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缘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秉持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同时有专业技术工具的应用型学科,社会工作在学科建设中要提升原创能力,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具有处境性特点,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1)对本土性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进行的系统性经验研究不够;(2)理论、方法、实践与社会现实间存在脱节问题;(3)专业对于伴随社会变迁而不断出现和增加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需要的回应不够强劲。所以需要研究本土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接着,马凤芝教授梳理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经济体制变革为核心的社会转型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助人与受助的社会实践。在走向中国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慈善公益助人活动快速发展,形成社会互助的良好风气。但同时,助人活动也面临很多问题。马凤芝教授通过列举三个发生在助人与受助者间的故事,提出、思考:为何受助者不感恩?助人与受助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了解答上述问题,需要研究助人与受助的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理论解释,以及社会工作者如何从受助者角度理解服务对象等问题。

第二部分,是社会工作实践中助人与受助问题的文献研究。首先,马凤芝教授指出社会工作专业中存在“专业服务使用不足”的现象,求助受助问题常常被忽视,并分析原因,总结出求助/受助与助人活动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接着,分析求助受助原因、功能,提出求助/受助与帮助构成社会工作方程式的两端,并讨论求助受助的社会性意涵。以伊丽莎白济贫法的发展为例,分析社会工作发展史中助人活动的深刻经验启示:居高临下、单方面施予式帮助不能达成助人目的,需要从助人专业的角度进行反思;了解求助受助的意愿和想法是提供帮助的必经之路;受助者不能只被动的接受帮助,而要成为助人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助人者应提供资源使受助者能够自我实现。

从专业实例出发,回顾总结历史经验之后,马凤芝教授讲述影响求助受助的一大因素,即社会福利观和文化,并对比了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求助受助观念。接下来,马教授详细分析了中国文化对求助受助的影响,礼尚往来的互惠观、安贫乐道的宿命论、因果报应观念、求助与家庭系统的关系、面子观念、人情等都影响着中国人的求助受助观念。最后她运用归因、威胁自尊、公平和抗拒等多种理论解释了阻碍和影响求助的原因。

第三部分,马凤芝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社会工作助人与受助的经验研究。基于针对12位有资助经验的企业家的研究以及L基金会P大学助学Z项目的经验,提出助人者与受助者间的“非收益性心理契约”和“主体承认”的受助诉求,希望构建社会承认下增进社会团结的助人道德哲学,开展以爱的关怀、受助者权利和社会团结为基础的主体承认理论为基础下的助人活动。

最后,马凤芝讲授指出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一种专业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社会工作是制度性社会福利和非正式助人活动的传递系统,要基于对中华文明特征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社会基本特征的深刻认识,建构具有鲜明中国社会工作问题意识和本土意识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体系。

讲座结尾,王毅杰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对马凤芝教授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下圆满落幕。


供稿:潘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