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社会学学长说(第二期)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0-01-03

20191228日下午,“河海社会学学长说(第二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721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荣幸邀请到了四位河海大学社会学优秀学长回校,向大家讲述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和工作经验。他们分别是安徽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高新宇副主任、副教授,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在站博士后丁百仁老师,无锡梁嫣红社工服务工作室主管梁金平学长,以及目前在苏州博物馆就职的余庆洋学姐。本次活动由社会学系博士生刘竹香主持,众多学生参加。

高新宇学长:学科优势如何转化为学术效能和产出——漫谈我的科研之路

一、引言:河海“生产”与以学术为业。学长提到,在拥有良好的学科优势、师资资源、学术团队和学习条件时,如何结合自身在读研读博期间转化成学术效能和产出,最终取得成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引用马克斯·韦伯的《以学术为业》,告诫我们既然选择了学术这条路,就应该把学术作为自己的一份天职不断地进行下去。

二、“痛并快乐着”:学术研究的三重境界。学长引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的三重境界,来说明自己的研究感悟。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学长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叹学术之路是个思想痛苦转型的过程。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学长勉励我们,在经历一个不断努力、不断痛苦如此循环的过程,也要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路。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苦苦追寻,始终不得其解之时,突然灵光一现,这时功夫自然水到渠成。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这个境界,让我们对未来要走的路顿时有了信心。

三、他山之石:美国访学之见闻。学长访学的所见所闻了解到美国课堂教学特点:课程内容精心计划;课堂形式灵活多样;课程考核设计合理;授课教师自主权较大;这些特点让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异文化。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些反思与启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赋予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权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实施科学的考核方式;

教辅部门“去行政化意识”尤为重要!此外学长还提供给了我们许多关于出国留学的建议,怎样进行学校的申请,对英语的准备以及一些证书的要求等,让我们获益匪浅。

四、行在“江湖”:青椒生活之体悟。主要有三点,一学长根据自身经验指出,工作与学校不一样,工作把时间碎片化,让人没有整块时间思考,告诫我们要珍惜在学校读书的时间。二针对投稿,提供论文方面的建议,善于在横向项目中找学术的选题,要注意把经验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遇到瓶颈时,多出去走走,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会打开自己的思路。

丁百仁学长遇见河海,感恩前行——记河海社会学的八年生涯

学长以自身的学习和就业经历为主线,主要是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一、明确自己的方向。学长从目前高校内的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研究生学历目前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对于未来的就业趋势,勉励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对于是继续读博深造还是出去找工作,不管是哪个选择都要尽早做准备。明确读博,提早准备材料联系心仪学校和导师,明确了就业方向,尽快完成学校的毕业要求,留下时间安安心心做别的事情。

二、针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调整。学长指出我们研究生阶段目前存在迷惘和坚定两种状态,以自己在河海大学求职的亲身经历让我们了解到,河海大学招聘的高要求、高门槛和严格程度,以及不断变化的政策,学长提出我们要不断地明确自己的目标,如何规划目标以及每个阶段具体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并且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三、英语对读博的重要性。学长提到,四六级英语成绩、雅思托福的成绩对于读博准备的前期过程中,尤其是在联系心仪老师、学校方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学长劝诫我们读博的同学前期准备工作要做足,时间要尽早规划好,学习生活要安排好,尽快对心仪学校的基本情况、招生安排、毕业情况和平台前景等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此外还提供了许多其他非常实用的建议。

四、关于论文投稿的建议。学长指出,认认真真完成每一次课程作业是每一位研究生毕业的基础,也是发表优秀论文的前提,要善于从平时的论文中找素材、找着眼点。学长提出要紧跟时代的要求,经常留意各大期刊的审核时间和发表论文周期的情况,为此早做准备,如果论文被退回要注意反思总结论文的经验教训,还提供了其他针对小论文和大论文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五、读书的重要性。学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如果有读博的打算,基本经典理论方面的书和有关自己研究方向方面的书一定要多看。此外国外方面的期刊和文献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研一研二期间,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看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沉淀自己,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走得更远。

梁金平学长:一位社工的心路历程

学长以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在无锡市梁嫣红社工服务工作室工作的情况,向我们讲述自己和社会工作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又是怎样一边工作一边为爱发电的整个过程,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名社会工作者特有的情怀。

一、一线社会服务。主要分为为老服务和青少年服务,服务的人群是社区低中龄老人、空巢、孤寡老人等群体以及流动青少年、困境儿童等群体。学长指出,工作室通过一线服务锻炼了社工人员工作的技能和水平,社工的专业性能在其中很好的体现,同时为第二部分的服务提供储备。

二、社会组织督导及培育。第三方督导的项目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无锡市公益创投项目、梁溪区七彩工程项目、无锡市残联、连云港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督导培育计划的第三方督导等服务。专业培育是为社会组织、社工、义工、社区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工作。学长简述公益创投的基本情况,向我们介绍公益创投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和服务过程中要实现社会组织自我成长的两大目标,并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项目的具体运作和专业培育的目的,让我们对这些项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特别服务。主要是关注社会重大灾难事件,为受灾群众提供危机干预及心理援助等工作。学长形容这项服务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的事情,并且举了雅安地震和天津港爆炸事件的实例,介绍工作室的人员在这些事件中给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的特殊服务内容,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差异。

四、个人感悟和心得。学长怀着对社会工作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这份事业当中,从中获得的心得和感悟很多,从现实中社工机构是什么样的、社工机构/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社工将来会怎么样、社工待遇、社工专业性的体现、理论和实务的结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男女生做社工、毕业后要不要做社工、到社工机构面试需要注意什么、对员工离职的看法以及为什么要坚守等方面,切实的谈了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并且耐心地回答了不少同学们针对社会工作提出的问题。

余庆洋学姐:“学民”的自我修养

学姐通过结合自身读研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与看似压力重重的研究生生活和人生目标交手,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关于心理“良好的心理总是事半功倍”

1.“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再次理解,明确方向,明确你的任务与责任,底线”。学姐指出在智商线平齐的情况下,心理状态很重要,只有冷静稳重,才能做好很多事情。

2.“与导师的相处”。学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要理解老师,懂得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人文关怀,建议我们在学习困惑乏力时,可以多跟老师交流。

二、关于调研和读书。

1.“学做有心人(学业&情商)”。学姐提出自己眼中的社会学就是“群学”的见解,指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我们值得深挖的点。还提到读研中参与的各种项目,遇到的不同的人和事,从别人身上可以获取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情商的提升,这些经历都是终身受益的。

2.“突破想当然”。学姐用自己的调研经历,向我们讲述很多事情并不是由大家想象的、比较浅薄的生活阅历就可以盖棺定论的,建议我们在进入调研或进行工作时,不要带着对另一方的偏好、认定进去。

3.“学会以各种形式积累,并次序整理”。学姐指出按照次序及时的整理很重要,如果做了很多事情,却发现因为没有好好整理到头来什么都没留下,这样就很可惜。

4.“坐得住,静下来”。学姐总结这是做学术的行动力,建议在研究生阶段一定要有一段心静的时间,沉淀的过程,不用很长,但是却很重要。

三、关于工作

1.“做做排除法”。学姐提出,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从这个阶段我想要什么来入手,给自己做排除法,问问自己不喜欢什么,把每一个人生的阶段目标具化。

2.“理想和现实的权衡”。学姐建议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把握理想和现实的权衡,一是自身心理素质,想想自己能否经受大城市的风险,二是父母和金钱,多方面综合考虑理性地进行选择。

3.“做个行动派”。学姐认为人只有对一个东西有执念时,才有行动力,并建议我们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且坚持下去。

4.“去追求自己最想要的永远是动力无穷的,切忌随波逐流”。学姐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做适合自己的事情,是最容易成功的。

本次活动结束后,与会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四位学长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次活动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河海社会学学长说还将继续举办下去。届时我们将邀请就业于不同行业的学长回母校讲诉他们的故事。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吴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