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晖临教授讲座:乡土与乡土中国的转型

发布时间: 2019-11-26

20191125日上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零三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晖临教授做题为“乡土与乡土中国的转型”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公共管理学院众多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先,卢老师介绍了2015年国务院参事室重点课题——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跟踪研究:三村观察。分别在中国东中西部的温州珠岙村、安徽丰台店集村及宁夏固原河东村,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三个村庄的巨变。以小见大,通过近距离观察农民的生活及农村变化,捕捉农村社会的新问题,为国家出台乡村相关的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上的咨询意见。

谈到研究方法,卢教授认为社区研究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长期跟踪观察和前后比较的可能性,并引用了费孝通教授的“整体主义信念”的概念。其次,将社区研究与制度分析相结合,将充分认识到行动者“选择”对于制度的重要性,强调行动者逃脱结构限制而开放多种可能性。

接着,卢教授总结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几大特征:第一、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庄。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他们生计所在,也是寄予人生意义最重要的社会空间。第二、在“熟悉”的社会中,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性”描述了村落文明的特点,其核心是小农经济的中心地位,以及由此衍生或关联的小农家庭形态,小农的精神世界、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然后,问到乡土以何种方式走进现代?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来的大规模城乡人口流动,外出打工人口迅速增多,既带来了村庄“空心化”,也造就了史无前例的“非农化”的农村生活。乡土性的韧性即重视家庭价值和人情关系,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许多外出的人在传统节日会回乡“聚一聚”,那些离散“不在场”的村民通过代际关系、人情和社会交往的纽带,实现了一种特殊的“在场”。

最后,当今中国正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征程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发展;但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充分尊重乡土和乡土性的价值,并考虑二者在政策制定时的角色。关心村庄的未来,不只关心农民的出路问题,更重要的是关心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村庄是否能进入现代的问题。

在本次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并以热烈掌声感谢卢晖临教授为众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周小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