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陈睿山博士和施国庆教授在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通信论文

发布时间: 2014-05-16

 

2014516,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国土资源管理所陈睿山博士和施国庆教授等在Science(《科学》,344卷,6185期)杂志发表通信文章《China's Soil Pollution: Farms on the Frontline》,表示中国粮食生产受土壤污染影响,而同时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中国应该重视土壤污染的长期影响,采取具体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土壤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是当今困扰中国政府与公民的三大环境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会通过植物富集传输到食物链,最终被端上餐桌影响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2014417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中国当前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有毒重金属镉、汞、砷、镍等均严重超标;土壤污染状况比之前多方的估计更要严重,除19.1%的耕地点位超标外,林地、草地的点位超标率也达到10.0%10.4%(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点位超标率未公布)。除重金属污染外,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的点位超标率也分别达0.5%1.9%1.4%。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被认为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土壤污染必将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中国的粮食生产也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根据国土资源部王世元副部长在2013年底所透露的,中国目前至少有5000万亩中重度污染耕地不能再继续耕种,由污染导致的耕地面积缩减将会影响粮食的产量;另外,我国耕地面积不足全世界一成,却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使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使粮食产量增长不可持续。陈睿山等指出,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必须重视耕地的质量,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我国农业生产中必须改变对化肥和农业的严重依赖,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方式,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土壤污染的防与治必须双管齐下,刻不容缓治理受污染的土地。除此之外,中国应该重视土壤污染对粮食安全的长期影响,开源与节流并举,减少食物浪费。据估计,中国年粮食浪费量达550亿千克,相当于2.5亿~3亿人一年的口粮。

陈睿山于20137月在北京大学取得地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CIESIN)联合培养,20137月开始在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国土资源管理研究所工作。其研究方向为土地变化、环境治理以及地理大数据等。

论文的作者还包括我校兼职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CIESIN)执行主任Alex De Sherbinin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叶超。文章链接地址为: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4/6185/691.1.full

(公共管理学院 供稿)